美开发署绝密任务:给他国添乱

•支林飞•

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心拔掉美国的“胡萝卜”:下令美国国际开发署停止在该国一切活动,并限期将其人员撤离。俄方的理由是,美国假借对外援助的名义,扶植和鼓励非政府的人权和反对派组织,干扰俄罗斯选举,干涉其内政。

其实,国际开发署是美国的重要外交工具之一,其触角伸到世界各地,包括19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他们的身影。

为在俄活动拨款5200万美元

去年,时任总理的普京宣布再次参选总统,美政府对立场反美、态度强硬的他再次掌权感到担忧,试图通过资助民间选举监督组织,来检举作弊和鼓动民众抗议游行等方式,为普京上台设置障碍。在普京上台后,这些组织鼓动群众游行和施加舆论压力。

美国资助的一个主要的俄非政府组织戈罗斯,它在去年12月带头谴责俄国家杜马选举存在作弊现象,并煽动数万名抗议者上街游行。此外,俄罗斯从事人权活动的非政府组织--纪念组织、监督政府腐败的国际透明组织等也都得到国际开发署的资助。

美国国际开发署最早是在前苏联解体后进入俄罗斯的,除了资助类似戈罗斯这样的人权组织外,还借进行人道救助活动进行渗透,向那些很少得到俄政府帮助的民间医疗和环境团体提供资金,笼络人心。美国会已批准2013财年为国际开发署在俄罗斯活动拨款5200万美元的预算。

触角伸到世界各个角落

美国在海外推行外交政策,使用的是“胡萝卡+大棒”政策:一方面推动金元外交,尽量表露出温情脉脉,在援助的伪装下推行价值观;另一方面则动用武力,推翻仇视美国的外国政敌的统治。历史证明,美国的“胡萝卜”政策效果更佳。

美国际开发署最早起源于1949年杜鲁门总统建议成立的国际开发援助计划,被作为美外交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帮 助消除贫困和增加商品生产,为美国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是通过帮助一些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实现繁荣,从而削弱共产主义影响。

1961年,肯尼迪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案,正式成立美国际开发署,以整合所有外援机构,统一开展工作。

如今,国际开发署年预算占美年度财政预算的1%,2011财年则高达350多亿美元。该署触角伸到世界各个角落,向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人员。

7万名选举观察员活跃中东

美国际开发署的工作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推进民主、人权和良政、促进经济增长和贸易、确保农业和食品安全、抗击疾病等。其主要方式就是资助各国的政府或非政 府组织和机构,由它们代为执行具体工作,潜移默化地推销美国价值观。美国际开发署还与联合国联合开展“千年发展目标”项目,以帮助贫穷国家发展和抗击疾 病。

即使在叙利亚,去年以来美一直对巴沙尔政府实行严厉制裁以迫其下台,但另一方面,美一直在通过联合国向叙提供援助。截至今年9月,美已向叙提供超过1亿美元的人道援助。

美国是去年发生的中东“阿拉伯变局”运动的幕后黑手之一。美国际开发署为了帮助突尼斯和埃及举行民主选举,投入巨资培训了7万多名选举观察员,并为大约200多万人提供选民培训课程。

在海外通过资助非政府组织的方式,推销民主价值,煽动反政府运动,干预他国选举,普京正是识破了美国的伎俩,才决计拔掉美国的“胡萝卜”,以杜绝隐患。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25期,摘自2012年12月上《读天下》)

登入为: admin
2013年妙文共享(1)/美开发署绝密任务:给他国添乱.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3/17 16:18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