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非再陷战乱泥潭

•刘芳、热雷米 •

2012年12月31日傍晚,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已经实施三天的宵禁又开始了。在这个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居末位的国家,430万百姓过的是一个提心吊胆的新年。

自2012年12月开始,该国反叛武装联盟“塞雷卡”自北向南突进,攻城略地,逼近首都,形势骤然紧张。联合国撤离非核心人员,美国大使馆撤离全部人员,法国增兵至600人保护千余欧洲侨民安全,中国大使馆也组织300多名同胞全体撤离。

首都气氛日益紧张

经非盟轮值主席、贝宁总统亚伊到场斡旋,中非总统博齐泽表示,立即无条件与反叛武装联盟对话,同意组建包含各派力量的联合政府,承诺不在2016年大选时谋求连任。但“塞雷卡”对此并不满意,仍坚持要求博齐泽下台,并威胁进攻首都班吉。

过去半个多月,冲突步步逼近,首都班吉虽不曾听到一枪一炮,气氛还是一天比一天紧张。城里仅有的四五条大街上,军人荷枪巡逻,车辆行人稀少。居民区经常停电,年轻人自发设岗,用本地通用的桑戈语喝问路人,不能回应者即被严格检查。

临近2012年最后一天的子夜,广播传来总统博齐泽的新年祝辞,比往年迟了3个多小时。博齐泽也没有依惯例先用法语再用桑戈语,仅用桑戈语讲了30分钟。 他重申了前一日与非盟轮值主席、贝宁总统亚伊会谈后宣布的承诺:立即无条件与反叛武装联盟对话,组建包含各派力量的联合政府,不在2016年大选时谋求连 任。他指责反政府派系一直对他落实停火协议的建议措施不理不睬不合作,如今反怪他不落实停火协议。他说自己愿为和平努力,而“塞雷卡”害人民无辜死伤。

冲突双方各执一词

冲突发生以来一直代表当局表态的领土部长若苏埃•比努瓦也在电话中向记者控诉叛军:“国家已经这么穷,他们还在肆意破坏。你知道班巴里(班吉东北方向 200公里)糖厂吗?叛军经过时把厂子毁了。中非现在连糖都不能生产了。”中非绝大多数工业品依靠进口,糖是难得的本地加工产品之一。比努瓦说:“如果 ‘塞雷卡’真爱这个国家,就应该放下武器。”

2013年1月1日,记者再次拨通“塞雷卡”军事负责人之一、米歇尔•纳尔科约上校的卫星电话。纳尔科约还是认为博齐泽没有诚意:“是他把国家弄得一团糟。他一向言而无信。”他说:“如果博齐泽不想血溅班吉,就应该主动下台。”

纳尔科约说他人在比劳——中非最北端靠近乍得和苏丹的城镇。那里一直是叛军活跃的据点。他说“塞雷卡”有4600多人,在过去三周的战斗中,击毙政府军士兵近百人,己方伤亡不过十余人,他们现在牢牢控制着已占领城镇。

截至当地时间2013年1月2日上午,“塞雷卡”依然据守距首都约160公里的锡布市,中非政府军和中部非洲多国部队据守距首都约70公里的达马拉市。

中非经共体警告说,达马拉是一条红线,任何一方都不得以任何借口跨越,部署在那里的多国部队将发挥隔离干预作用,“不惜代价”制止跨越行为。2013年1月1日起,来自加蓬、刚果(布)、喀麦隆的增援人马陆续加入达马拉驻防。

自2012年12月29日对峙以来,冲突双方没有交火。比努瓦说:“枪炮声已停。大家都在期待中非经共体确定会谈日期。”

会谈前景不容乐观

中非学者弗卢根斯•泽尼特对会谈前景并不乐观。他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当局和叛军的表态都不利于启动对话。叛军战场上得势,必然抬高要价;总统依然掌控首都,也不会做更多让步。”

泽尼特曾在2011年大选时受政府委派协调选举观察员工作。在他看来,中非这几十年发生了太多次政变和战乱,政治长期复杂,几年前当局与多支叛军签署了停 火协议,此后也一直在进行全国包容性对话,都未能平息各派力量之间的纷争,博齐泽2011年连选连任,仍有许多党派不接受选举结果,因此新的对话短期内同 样难有实效。

曾任中非通讯社社长的班吉记者恩杜巴还指出,“塞雷卡”在桑戈语中就是“联盟”之意,是多支反对博齐泽的前叛军分子临时组合的队伍,成分复杂,动机不一。他说:“真到了谈判桌上,‘塞雷卡’会比在战场上更难应对。”

据了解,“塞雷卡”包含至少四派武装,有的忠于前总统帕塔塞,有的曾经帮助博齐泽在2003年武装推翻帕塔塞、后因未被论功行赏而反叛博齐泽,有的是签署停火协议后对复员安置待遇不满的前叛军,还有对当局政策不满的政客、对军饷待遇不满的政府军成员。

事实上,“塞雷卡”自2012年12月10日起兵以来,多名发言人的讲话已有分歧。现居巴黎、以“塞雷卡”总发言人和国际协调人的身份出现的埃里克•马 西,每次接受法国媒体采访都语调和缓,对非盟斡旋表示配合。自称人在中非北部、卫星电话仅在白天开机的纳尔科约上校则始终扬言进攻班吉。

博齐泽总统在新年致辞中警告中非人民,埃里克•马西不是真正的中非人,他的中非国籍半个月前刚刚拿到,不是在为中非人民的利益而行动。记者致电纳尔科约上校,后者对博齐泽的说法并不否认。

雅温得第二大学地缘政治学教授埃博德认为,中非北部、东北部、东部与乍得、苏丹、南苏丹等国接壤,这些国家的反叛分子在边境地区长期活跃,利比亚危机之后武器向萨赫勒地区扩散,也是导致中非局势难以稳定的因素。

民生艰难亟待救援

国际红十字会中非国家代表里茨告诉记者,在中非北部,旱季(每年11月到次年4月)道路能通车,反叛武装往往在这个时候走出丛林、发动袭击,头年遇袭惊魂未定的百姓又会再度遭殃。

2012年5月记者在中非采访曾抵达恩代莱(2012年12月10日“塞雷卡”发动攻势夺取的第一个城镇)。名为城镇,恩代莱没水没电,唯一的卫生站徒有 四壁,唯一的学校没有教师。数十间泥砖房围出一处萧条的市场,就是市中心。外围几处像样的建筑,分属政府军、联合国机构、国际红十字会等。

镇上偶尔驶过的,不是军皮卡,就是国际机构印有巨大Logo的越野车,还有阿拉伯图案装饰的货车。恩代莱靠近乍得和苏丹,物资供应主要来自这两个邻国,而不是670公里以南、因为路况极差即便天气好卡车也要走两三天才到的本国首都班吉。

从恩代莱到中部的卡加班多罗(2012年12月25日被“塞雷卡”占领),只有一条坑洼的土路。200多公里路,越野车要走一整天。当时在卡加班多罗附近 一处难民营,几十间草棚住着邻近被袭击村庄的180个家庭、700多口人。他们靠救援机构送来的衣物和用具过活,宁可在附近开荒种地,也不愿返回村庄,因 为叛军一来,村庄就成了他们的营地……

国际机构暂时还没有中非此次冲突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的数字。鉴于冲突双方现已基本停火,国际红十字会驻中非工作人员已于2013年1月1日启程前往班巴里和卡加班多罗,调查难民状况,评估救援需求。

对首都班吉的60万人口来说,基本停火或许意味着艰难生活能有些许改善。班吉的物资来源地多被“塞雷卡”控制,战火之下运输暂停,新年前后首都市场生活必需品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泽尼特哀叹道:“没有人道主义走廊,没有安全通道,救援和物资运输都难以进行……气氛还是很紧张,大家都在观望,在祈祷。谁都无法预计明后天会发生什么。”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24期,摘自2013年1月3日《参考消息》)

登入为: admin
2013年妙文共享(1)/苦难中非再陷战乱泥潭.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3/16 15:59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