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所华小没新生·再苦也要撑下去

《赤道论坛》2017/01/04 星洲日报/国内版

甲郊区野新县的新邦木阁华小在2017年新学年开课第一天只迎来2名一年级非华裔新生。左起印裔学生拉嘉丝莉、巫裔学生奴娜碧哈;右起校长郑敏莉、野新县教育局官员。(图:星洲日报)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3日讯)根据董总去年12月通过各州董联会的数据,全国有13所华小的学生少过10名;而根据星洲日报各地办事处搜集的数据,今年没有新生的华小至少有7所,它们都是苦苦在撑着。

13所2新生

在13所华小中,其中4所来自霹雳、吉打两所、森美兰两所、柔佛两所,彭亨、砂拉越和雪兰莪州各一所。

根据本报搜集的数据显示,有13所华小只有一名新生,同样的有13所华小只有两名新生。

一些华小不仅新生人数少,有者是董事部苦苦找来的学生,有者甚至非华裔学生比华裔学生多。

这些华小的存亡备受关注;教育部一再提醒,人数太少的超级微小,不但运作开支沉重,学生也在不适当的环境中学习,包括没有同伴及在学业上没有竞争。

但广大华社坚持华小一所也不能少;当地华社为了要保住学校,特别提供许多协助,让家居远方的学生前来上课,以便学校能继续开办。

观察一两年才关闭学校

如果一所学校完全没有学生,教育部将会观察一至两年,过后若还是没有新生,才会将有关学校关闭。教育部也承诺若在没有学生情况下要求搬迁,当局将全力协助进行搬迁工作。

浮罗双溪槟榔新民小学

槟城浮罗双溪槟榔新民小学迎来唯霹雳江沙启智华小今年完全没有一年级华裔新生,不过,迎来了4名全然不黯华文华语的巫裔女生。后排左起是董事长梁育健、校长郑翠燕。

3年来独自一个人开学,福隆港华小唯一的学生陈其贤感到非常寂寞,希望能够快快毕业到雪州新古毛升中学。陈其贤(前排左)和校长及老师合照。左起钱光成、郑自政和陈加杰。

一的新生许欣莉,让该校如常开办一年级班,并由女教师何晶丽以“一对一”教学。

太平大直弄益华

太平大直弄益华小学今年没有新生报读,所幸该校唯一的学生温胜俊如期到学校上课,使该校暂时摆脱了自动关闭的命运。温胜俊开心上学,还摆出胜利的手势。左是陈纹龙老师。

福隆港华小

3年来独自一个人开学,福隆港华小唯一的学生陈其贤感到非常寂寞,希望能够快快毕业到雪州新古毛升中学。陈其贤(前排左)和校长及老师合照。左起钱光成、郑自政和陈加杰。

太平直弄双溪罗丹华小

新学年开课,即使太平直弄双溪罗丹华小只有一名小一新生林国强,但教师仍然很用心为这名新生上课,让他早日对学校有归属感,并爱上上学。这所微型华小坐落在双溪罗丹新村,全校只有4名学生。

霹雳江沙启智华小

霹雳江沙启智华小今年完全没有一年级华裔新生,不过,迎来了4名全然不黯华文华语的巫裔女生。后排左起是董事长梁育健、校长郑翠燕。

(星洲日报)

迎来4朵巫裔金花.江沙启智华小没华裔新生

2017/01/04 星洲日报/国内版

启智华小一年级生源靠4朵巫裔金花撑起。后排左起为梁育健及郑翠燕。

(霹雳.江沙3日讯)启智华小今年在完全没有华裔新生的情况下,迎来4朵巫裔金花,她们完全不懂华语,教师得从最基本的一二三教起,相当具挑战性!

距离江沙10公里,坐落在加地的启智华小全校学生有26人,华裔和巫裔学生各占一半,即各有13人。

该校今年首次没有华裔生源,一年级新生全靠4朵巫裔金花撑起,她们是奥妮、阿丽莎、吉哈及塔法妮。这4名巫裔生皆来自加地附近甘榜,父母也从来不曾受过华文教育。

校长郑翠燕对星洲日报说,由于4名新生都没有华文底子,校方只好采用“双语”教学法,以早安为例,先讲“selamat pagi”,然后再教她们说“早安”,预计她们需要一年的时间来打好华文基础。

她说,困难的是,新生们住的地方完全没有华人,在没有华裔邻居的情形下,她们得100%依赖校方传授华语知识。因此,老师们将确保她们多读,多听及多写。

“老师们非常尽责,之前所教的巫裔生也在放学后,继续留在学校补习。”

学术成绩不输大型学校

虽然启智华小是一所微型华小,可是学术成绩却不逊色,在多元种族融合的环境下,学生多次夺得全霹雳华小国语讲故事比赛冠军及特优奖,表现不输大型学校。

该校董事长梁育健说,董事部将开会讨论是否有必要购买一辆客货车,以便载送利民加地及江沙国花园的华裔学生来离开江沙10公里的加地上课,否则单靠加地仅存的100名村民,很难确保有足够的华裔生源。

他希望热心教育人士能慷慨解囊相助,乡区华小前路茫茫,董家教成员秉着再辛苦再困难也要保住华文教育的根,只要他们还在,启智华小就必须继续办下去。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