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达尔港和新加坡与中国的角力

《新加坡文献馆》18/11/16

%e7%93%9c%e8%be%be%e5%b0%94%e6%b8%af%e5%9c%b0%e5%9b%be

作者/来源:泮境 多维新闻 http://global.dwnews.com

原标题:瓜达尔港通航 欢喜背后中国的无奈之选

由中国投资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13日正式开航,作为中国连接阿拉伯海之间贸易联系的一部分;中巴经济走廊中的重要一环;中国“一带一路”大战略上的重要一部分,瓜达尔港从建设一开始就注定了备受世人瞩目的不平凡。无论是军事、经济还是战略上瓜达尔在众人眼里都是一块宝地,但早在2006年巴基斯坦方面却为瓜达尔港的安排显得焦头烂额。

由于瓜达尔港地处戈壁,连接内陆的交通不便,因此,从建立初期就面临着“死港”的危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巴基斯坦当局为了能够让中国方面接受瓜达尔港就提出了“中巴经济走廊”这一概念,试图通过利益挂钩中国。2006年2月,时任巴基斯坦穆沙拉夫访华时就亲自向中国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打造中巴能源走廊的设想,即建设一条从瓜达尔港至新疆喀什的石油管道,但当时的中国当局并不“感冒”,为此瓜达尔只能退回“地区性中转港”的定位并由新加坡港务集团负责营运。

在新加坡港务集团的运营下瓜达尔港一直冷冷清清,并最终以失败告终。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习近平“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提出,巴基斯坦于2013年批准由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接管瓜达尔港运营,而中巴能源走廊也重回人们视线。但中国的转变不得不让人深思,究竟是什么驱动中国对于一个十多年以来丝毫不在意的项目如此重视?

瓜达尔港的作用,除了可以帮助中国政府避开新加坡掌控下的马六甲海峡前往阿拉伯海和印度洋,还能够制衡日渐和中国不对盘的新加坡和印度。而最重要也是最实际的作用就是巴基斯坦当局当年为了推销瓜达尔港所提出的“中巴经济走廊”,即中国通过中巴石油管道将中东石油通过瓜达尔港从陆路进入中国新疆。

目前,从中东运往中国的石油都只能通过马六甲海峡千里迢迢运往中国,而为了摆脱新加坡,以及其背后美国的制约中国必须开辟一条可靠、可信的新路线。东南亚方面,中国政府不断押宝的中缅石油管道、中缅铁路以及若开的港口建设也随着昂山素季上台,以及中国在缅北问题上不愿意干涉过多的双重作用的推动下,成为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项目。在中亚,虽然中国拥有一条穿越五国的石油管线,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支持中国庞大的需求,并且中亚政局的不稳定性也为中国从中东引进石油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而俄罗斯方面,虽然最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并有相对稳定的中俄石油管道泰纳线向中国输送石油,但由于历史因素导致的政治不互信和俄罗斯因经济不佳,石油价格受到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制裁的影响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而使得中国政府必须减少对普京政府的依赖性,开拓新的能源引进市地,中东。

为此,瓜达尔港所承载的中巴石油管道成为了当前中国政府急需打开,并唯一可信的石油通道。虽然巴基斯坦内部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少数民族部落的斗争和克什米尔的困局,但相较于其他地区巴基斯坦政局则相当稳定,并且拥有强大的军队和情报系统支持。而最重要的是,作为中国“铁哥们”的巴基斯坦值得中国当局的绝对信任。为此,开发相对落后并有一定风险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就成为了中国最好的选择。

随着瓜达尔港的正式启用,中巴经济走廊也迈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虽然一开始中国政府并不中意瓜达尔港,但随着局势的进展,看似无奈之举的最后选择却为中国的战略布局打开了新的局面。

---

分类题材: 亚洲政经_gpasia, 新中政经_gpsgcn

《新加坡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