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月光 · 2016-10-23 · 来源:后沙月光论古今
香港回归谈判,始终在中英两国之间进行,美国并没有直接插手。而且在谈判过程中,面对中国强硬态度,英国不得不向美国求援时,美国依然表示乐观其成。
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的《联合公报》签署后,1985年公报提交联合国,美国带头支持,10月19日,副总统布什表示“美国对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
当时美国最主要对手是苏联,在香港问题上触怒中国,显然得不偿失。当苏联解体后,中国就成了美国最主要对手,香港问题也成了美国手中非常重要的一张牌。
美国态度的变化
中英谈判复杂而艰辛,“主权问题不容谈判”掷地有声,化解了英国许多花招,比如“延约论”“续约论”“重签条约论”“轮流管理论”“共管论”等种种妄想。
那“主权问题不容谈判”是怎么来的呢?
早在1972年,中国就向联合国提出中国是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国家,英葡也没有异议。
另一方面,也为后来回归谈判扫清了一个很大的障碍,英国一直没有发动“全民自决”香港前途运动,根子也在于此。联合国原则是殖民地有权自决,但是,有主权归属的殖民地则不可自决。
中国要求将香港从有权自决的名单中划掉,那么你美国同不同意?
别忘了当年你也是千辛万苦从大英帝国魔爪下摆脱殖民地地位的。美国表示支持中国,1972的一系列动作,说明中国那一代领导人目光非凡。
所以,香港根本不存在什么自决条件,它只有一条归途。
里根政府的明智之举,并不等于美国政界及利益集团不想插手香港。回避,是从美国战略利益出发,90年代中期发力干预香港,也是出于战略利益。
苏联解体不久,美国对香港就开始慢慢有了动作。
彭定康的政改把戏
作为未代港督,彭定康忽然想起香港缺少民主,于是开始“努力民主”,就算走也要拉一坨民主屎在香港,让大家闻闻味道,而且现在味道越来越浓,有人越嚼越带劲。
原先香港的政治结构是依照1917年的《英皇制诰》和《皇室训令》设定。
简单说就是英王为香港最高统治者,总督对英王负责管理香港,总督掌控行政权和立法权,他既是行政局主席也是立法局主席。
立法局议员由港督指定担任,1985年后议员才开始部份民选,而且在撤退前设立了区议会,因为回归已成定局。
1992年,彭定康来到香港后,一系列阴谋,直接破坏了中英之间的合作。所谓政改,就是他想趁回归之前,将立法局议员任期延至回归之后,心机婊还操弄一些反华反共小丑成为议员,李柱铭就是当时的受益者。
北京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但1995年9月17日香港立法局还是进行了选举。作为反制,1996年1月26日,香港筹委会在北京成立,并通过成立临时立法会。
这时,美国终于跳了出来,大力支持彭定康,而梅杰首相也表示英国内阁支持彭定康,女王甚至接见了彭定康一个多小时。一时间,彭定康成了民主英雄,伟大的政治家。
而以李柱铭为首的“民主派”则里应外合,与境外势力配合默契,96年4月16日,李抵达华盛顿,一个小团队似乎代表了全体港人。
在见过美国国会主子们后,李去了加拿大。
1996年底,董建华当选第一任特首。
1997年3月,李柱铭再奔华盛顿,狗和主人整整呆了一个多月,4月9日,国会向李赏赐了“年度民主奖”(国家民主基金会)。
4月14日,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接见李柱铭。
4月18日,副总统戈尔接见。但是巧了,克林顿刚好路过戈尔办公室,与李闲聊20分钟,狗狗见主人,两眼泪汪汪。
克林顿的接见,大大提高了李的身价,也鼓舞了香港“民主派”的士气。
九七回归前后,彭定康的政改,成了中英(美)较量的主线。
美国也开始了在香港今后岁月中的布局,第一个要抓牢的就是媒体。2月27日,美国众议院提出了890号决议案–“为保证香港新闻自由,因报道而受伤害的记者及家属,都可以享受特殊移民政策。”
换句话说就是,记者们,勇敢的去反华反共吧!老大哥在罩着你。
然后是参议院的968号一模一样的决议案,可见,人家对宣传工作的那种极度认真和重视。
这一布局,美国占据了极大先手,大大掌握了今后香港言论场的主动权。媒体是信息的掌控者,记者是宣传战上的特种兵。
“记者无国界”只是鬼话之一,美元无国界才是硬道理。
回归仪式背后的较量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庄严而伟大的日子。中国为了令世界见证历史,赢得更多支持,向各国政要名流发出了邀请函。
4月初,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就表示将代表美国参加回归仪式,而布莱尔首相则迟迟到了6月,还不肯明确表态参加仪式,他仍然纠结于立法局和临立委之间的较量。
仪式分两个部份,一个是政权交接,一个是特区政治就职仪式(包括临时立法会就职宣誓)
英国在心态极度失衡的情况下,难以接受自己搞出来的立法局被解散,而临立会则在那天就职。
于是英国拉拢各国,集体抵制就职仪式,在政权交接一结束,所有官员走人,给中国一个难堪。
6月10日,奥尔布赖特口风大变,表示不会参加就职宣誓。而中国表态,按自己的程序安排来进行就职宣誓。
爱看不看,别以为自己多重要,英美不参加,世界又不是就他们两家,英国是赌气,美国是坏。
6月22日,在美国丹佛举行的八国首脑会议上,布莱尔提议专门讨论香港问题,希望这八国能团结,不派官员出席就职仪式。
法国佬第一个拆台,法国表示将派参议院议长蒙诺里出席。在外事规格上他比总理高一点,仅次于希拉克总统。
法国佬向来喜欢在关键时刻捅英国一刀,然后日本也说要派外相,连加拿大也叛变了,布莱尔心中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最后,英国不再坚持抵制就职仪式,决定派驻港总领事邝富邵和中英联络小组负责人戴维斯参加。
美国则表示由驻港总领事包润石参加。
英美既想抵制那天的就职仪式,却又不能完全抵制,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布莱尔和奥尔布赖特在交接仪式后就闪,但官员留下。
但美国的黑手也越来越深入香港,直到今天香港政坛乱像丛生的局面。
著名的反华反共分子美国参议院议员杰西·赫尔姆斯这一年在《华尔街日报》写下长文,他认为美国在八十年没有参于香港问题谈判,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美国将极力加大对香港的插手力度,这是遏制中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支点。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晨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