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羽:巴西还需要罗塞夫吗

杨羽

杨羽     驻巴西观察员

发表时间:2016-08-28 08:31:30

从地图上看,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形似一架飞机,机头的位置是总统府,起名“黎明宫”,寓意迎着第一缕阳光率领人民走向光明。

与总统时期一样,5月份弹劾案以来,罗塞夫依旧维持着7点半起床,8点半投入工作,21点休息的作息。在她的嘱咐下,官邸的图书馆被修缮成办公室,游戏室也被改为会客厅。过去的几十天里她在这里接受访谈,并不断更新自己的Facebook。

与过去不同的是,罗塞夫不再拥有总统享有的一切特权,一直门庭若市的总统府,从未像现在这般受冷落。官邸俨然成她最后的堡垒——不过,最终审判来临,坏消息持续传来,这更像是困兽斗。而此时的巴西,还需要这样一个“铁娘子”吗?

被弹劾期间,罗塞夫在总统府书房接受采访。

今天的罗塞夫

刚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会证明,罗塞夫已经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

她没有出现在奥运的开幕式上,媒体报道得很简单,称“她不愿以二号人物身份出席”。没人为她深究代总统特梅尔在邀请函上使的心机——弹劾还没落实,哪位总统会接受和前总统们一起欣赏开幕式的羞辱?更何况,巴西申办奥运的第一功臣、史上支持率最高的巴西前总统卢拉,是罗塞夫的政治导师。

巴西代总统特梅尔

派对让巴西人轻易忘记了政治,罗塞夫好像不懂这一点。奥运期间,她依然马不停蹄地接受各家媒体采访,反复强调此次弹劾是政变,并不时抨击特梅尔政府的政策不力。

罗塞夫无所畏惧和反抗到底的决心可嘉,可是访客依旧越来越少。大家都已经默认这个国家的政治核心已经转到了距离黎明宫仅仅2公里远的副总统官邸。

她也尝试着在社交网络上和特梅尔“竞争”,两人在推特上争先恐后向获得奖牌的巴西奥运选手祝贺。可这又能搅起多大波澜,毕竟连卢拉都要用健身照“蹭热点”。

罗塞夫所在的劳工党仿佛也已经抛弃了她,将更多精力转移到日后的总统大选上。

孤军奋战的罗塞夫本可以选择提前辞职,保住政治生命,以便日后东山再起。然而她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亲自前往参议院进行最后一轮投票前的弹劾辩护。在明知可能会被判罪并在8年内不得竞选任何公职的情况下,罗塞夫依然不低头,坚信自己无罪。

这种偏执近乎要让人相信她是清白的,不过,她今天面对的局面辨清对错就能解决的吗?

坚韧的罗塞夫

也怪不得她,这种坚韧一度让她无往不利。

罗塞夫出生于1947年,青年时正值巴西军政府开始独裁统治,她当过游击队员、抢过银行、受过酷刑,承受电击、鞭打、性侵……她意志坚决,从不松口。3年狱中生涯过后,她重拾学业,回到大学拿下经济学硕士学位。

游击队员时期的罗塞夫

从政之后,罗塞夫依旧延续了自己的倔强顽强。她从基层做起,不善演讲、不懂交际,喜欢直接和技术人员打交道。这种务实风格吸引了卢拉的注意。在卢拉的一手扶持下,罗塞夫一路担任前能源部长、“农村电气化”和反饥饿运动的领导人、巴西石油公司官方指定董事,干得都是大事,也从未出过岔子。

更让人惊讶的是,除了对工作的掌控力,她的强大意志竟让她战胜了疾病。在患上恶性淋巴肿瘤后,罗塞夫经历了4个月化疗后,此后奇迹般康复。于是,她整容、洗牙、焕然一新,重头再来。

到此为止,罗塞夫足以构成传奇。

我曾在2014年亲眼见证罗塞夫以微弱的优势惊险取胜,在连任仪式上她意气风发地称之为巴西民主的胜利。随后的2015年,我有幸随团赴总统府和她正面接触。罗塞夫对中国很有感情,在谈话中,她回忆起自己当游击队员的时候常读毛泽东选集。原本约定的半小时会面延续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并嘱咐秘书以后中国朋友预留时间。

当时巴西政局已有所变化,反对她的示威游行越来越频繁。我们正打算谨慎的询问她对于反对声音的看法,她一下子明白了我们的想法,反过来劝我们对她以及巴西的未来有信心,相信全国民众会团结一致。并打趣称自己缓解压力的方法,是半夜骑着哈雷摩托在巴西利亚马路上狂飙。自信之情溢于言表。

“真诚直率”如罗塞夫,可能没能感受到政坛内部积攒的怨言。总统府人士向我们透露,平时罗行事风格直接粗暴,不屑于搞关系和稀泥,对内阁部长和政坛大佬们也是不留任何情面。据说,内阁部长们总是盼着罗塞夫的小孙子加布里尔能多来巴西利亚,因为只有这时罗塞夫才会放下工作,一享天伦之乐,他们才能从狂风暴雨般的责骂中得以喘息。

对内大失人心的罗塞夫,对外面对的是巴西从腾飞奇迹中跌回尘埃,连续两年陷入衰退。多重因素作用下,她的支持率跌到个位数。挺罗者和倒罗者各执一词,社会对立情绪日益严重,近几次的游行中甚至爆发了言论和肢体冲突。腐败的指控、弹劾的乱局也随之而来。

稍加复盘,罗塞夫落到今天的被动局面,或许也并不冤枉。

巴西还需要罗塞夫吗?

谁都知道弹劾罗塞夫的证据不充足,但现在,还有人关心罗塞夫到底做了什么吗?

罗塞夫的现状背后是劳动党的失势,是巴西经济的颓势。巴西经济如果坚挺,劳工党何至于忌惮特梅尔及其身后的国会第一大党民运党的影响力。更不会在弹劾案期间一次次让步,试图用利益捆绑在一起。更不至于让总统的职位落入特梅尔手中。

特梅尔出身富商家庭,从事律师多年,政治手腕高超。他的长袖善舞也使得他能够利用政治职务收买各方政治力量,争取到足够票数将罗塞夫彻底赶下台。他在多次选举中均人气不高,弹劾几乎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登上总统宝座的机会。

当一国领袖的权柄变成了权力的游戏,巴西的前途依旧茫茫。

我工作单位里有一名黑人雇员佩德罗,原本学历只有初中毕业,得益于卢拉和罗塞夫政府时期的社会福利项目,收入翻了几番并读上了夜校,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在2014年巴西大选曾是罗塞夫的铁杆粉丝,但弹劾案风波中他公开表示对罗塞夫的失望。

我问他:“罗塞夫下台是你所希望的情况吗?”得到的答案是明确的,他斥责罗辜负了他们的希望,违背了选举承诺,而且腐败案缠身,下台是众望所归。但当我问他:“那么由谁来接手,特梅尔上台就会更好吗? ”他的反应却是一脸茫然,表示并不知道特梅尔是谁。

在劳工党执政下,过去的13年内接近4000万巴西人脱离贫困进入中产阶级,佩德罗只是巴西民众的一个范例。民众都是善忘而容易煽动的。他们本该是坚定的挺罗派,但一旦经济下滑,生活水平下降,对于过往生活的恐惧使得他们成为第一批背弃罗塞夫的人。

对于他们而言,实现阶级跃升靠的完全是个人努力,和政府作为没有关系。他们不愿勒紧裤带过日子,只知道自己的生活变糟糕了,这种情绪将原本就淡薄的感激之情彻底冲淡,并完全发泄在政府身上,正是他们的倒戈击碎了罗塞夫的执政基石,彻底将其打入尘埃。

再看佩德罗的茫然失措,正是巴西的困境。巴西人真正需要的不是领导人的更迭,而是经济的勃兴。人民抗议的不是一两桩政府丑闻,而是情势的急转直下——这也是为什么卢拉依旧保持着较高的支持率的原因——他是巴西黄金时代的象征。而那个黄金时代,在雷霆手段的罗塞夫手里回不来。而在擅弄权术的特梅尔手下能回来吗?还有两年,旁人只能拭目以待。

乡巴佬 解读:
绝大部分民众是短视的、不理智、不坚定的,这是民主最大的命门。相反,集体精英制可以较好的弥补这一缺点,集体意味着可以避免独裁,精英制可以保证道路正确。但要防止阶级固化,精英必须在人民的中间而不是站在人民的对面。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yangyu2/2016_08_28_372668.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 责任编辑: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