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求索路:论述(四)

来源:犀乡资讯网   发布于 2016-08-15 00:00作者:editor3

四、对革命失败的探讨

– 洪楚廷

北加里曼丹共产党所领导的北加革命,经过了长期艰险的奋斗,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会失败?以下将通过多方面给予探讨和研究。

 一、北加革命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在内部条件方面

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展革命斗争的时后,在北共前身砂盟领导下的合法与非法革命斗争迅速发展,汶莱在人民党的领导下,争取自治独立斗争空前高涨,以至爆发武装起义。而北婆罗洲(现改称沙巴)在政治上的进展是相对落后,但最后还是能参加反大马的队伍。在大马成立前,汶莱人民党是武装反抗大马的带头者,但不论是砂拉越或北婆罗洲都没有及时跟上,并给予大力的支持与配合,这显示了三邦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与对革命的限制。

到了1965年9月19日之后,由北共领导的砂印边区和砂拉越国内的反马武装斗争时,因汶莱武装起义的失败和反马斗争受到残酷的镇压,所以人民群众对斗争更加的观望。北共领导的武装斗争,汶莱和北婆罗洲人民始终没有参加,在砂拉越各族人民中,也只有华族青年坚决积极地加入,在达雅族中仅是极少数参加。这时,更显露了三邦和砂拉越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与呈现更多斗争障碍。

武装斗争刚开始是由单一民族和少数人带头,这还是合理的。但最要紧的是武装斗争必须爆发在日益尖锐的民族和阶级矛盾的基础上。反之,起初不但矛盾不够尖锐,而且后来还不断地缓和,终於使革命没有翻身的机会。

在外部条件方面

我们的斗争是国际社会主义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国际上有关的斗争,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像苏联、东欧、中国和越南革命的胜利对我们的鼓舞很大。同样地,像中苏、中越分裂和印尼9.30政变(马印对抗变马印夹击)等等国际事变,对我们革命的进程与失败关系也是重大的。北加革命的外援始终主要是声援,仅在马印对抗时的两三年里得到稍许的实援(主要是一些过时的武器)之外,其他都得靠自己。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和东南亚革命形势日益低落,我们的革命不但得不到实援,连声援也不断削弱,最后甚至消极影响更大。

一个国家的革命要取得最后的胜利,不论大小国,特别是小国,更须要国际的支援,更须具备国内外的斗争条件。现在回顾我们过去的国内外斗争条件,始终都是较孤立。显然,还是不具备取胜的条件。

     二、北加革命的客观与主观因素

北加革命的客观因素,就是以上所说的国内外斗争条件,也是北共斗争的物质条件与基础。它长期斗争的舞台,就是建立在这之上。

这里所谓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北共路线、方针是否正确,领袖、干部和成员的素质与战斗力等等。一个党的客观因素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主观因素也不是凭空而来,它主要来源於社会的历史和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化等等。所以客观因素决定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也能促进客观因素的发展。

一个国家革命的进程,是由主客观因素决定的,但主要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不过当客观条件成熟时,主观因素也能对客观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从以上对我们过去革命内外条件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到我们革命的客观条件是比较差,面对的困难也较多较大。

但北共在以上的革命客观基础之上,从1953年开展和坚持长期的革命斗争,尤其是从1953-1973年“和谈”之前,从地下非法到公开合法的斗争,从国内到印尼西加的斗争,从非武装到武装斗争,从马印边区到砂拉越广泛开展武装斗争、民族工作和杀敌夺武,这突出的反映了北共的领导与战斗能力,党的领袖、干部和党员,也体现了为民不怕苦不怕死、敢闯敢创和不怕严刑拷打,与不怕长期坐牢的革命大无畏风格,不但充分的发扬了人主观的能动性,而且还曾把发扬主观能动性强调到过分。

北共领导革命以来,是不轻易犯严重错误的。1973年是由于革命开展以来,尤其是武装斗争和民族工作上遭遇到不小的困难,我们才犯上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1973年我们的党虽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但还没有糊涂到完全放

弃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地步,而且还留下部分人员继续斗争。1974年初,当党主席公开批判右倾投降路线之后,我们留下坚持武装斗争的同志,还更坚定的往前走,还不顾斗争的越来越孤立和困难越来越大的走下去,最后在17年长期艰苦斗争中,还不断的寻求解救革命的方案。1990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接受当局的献议,通过和谈,签订和平协约,最后结束斗争。

北共在过去长期的斗争中,确实也犯过宗派斗争和“左”右倾的错误,但这对每个党应该是正常的现象。而且我们更应肯定,其团结战斗和正确的还是主流的,绝不能以偏盖全。

三、北加革命与革命三大法宝

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党、统一战线和人民军队的建设,统称革命三大法宝。这三大革命法宝,因不同的革命内外条件和主客观因素的不同,而最终效果会有差异。例如中国执行了三大法宝而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但我们却终於失败。

革命三大法宝,首先必须以一个国家革命的内外条件和主客观因素为基础;同时也须以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程,以及民族和阶级矛盾的状况为基础。

革命三大法宝的关系,党是先锋、领导和组织者,民族和人民统一战线是革命力量的基础和源泉,是党和军队建设的主要依托,而军队是党统一战线和革命的工具。革命进入了武装斗争时期,武装力量和武装斗争决定一切,武装斗争失败了,就等於革命的失败,所以一切必须为了武装斗争。

我们革命最终失败了,也可归结於革命三大法宝没有建设好;也主要是革命的条件和客观因素还不够具备。认为党和领袖的缺点与错误,是革命失败的最决定因素,是主次颠倒,是脱离实际的。

四、北共路线、方针和政策与北加革命

对北共的路线、方针和民族工作政策的贯彻,已经在《对北加里曼丹共产党革命总路线和革命总方针的回顾》和《对北加里曼丹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探讨》中作了系统和具体的回顾与探讨,这里就仅作概述。

北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不能贯彻到底,主要是革命的基础和客观条件还不够,因而革命形势不能持续发展,而主要不是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问题所造成的。如果革命形势发展不中断,而路线、方针和政策必定在长期的斗争中得到完善和贯彻。

根据北共几十年的斗争经验证明,北加的革命斗争是能够长期坚持的,但同时,不论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和付出多大的牺牲损失,革命最后还是失败了,我们太低能了吗?

根据以上多方的探讨,事实上应该说,北加革命的最后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革命基础(革命的国内外条件)和革命的客观条件,特别是北加社会的民族和阶级矛盾还不够尖锐,因而革命斗争出现了中断所造成的。

还有像北加这样小国和北共这样小党,顺着有利的国内外革命形势搞出成绩,算是可贵的。要在逆境的情形下扭转国内外革命的大趋向,那根本上是做不到的。把北加革命的失败,说成主要是北共的缺点和错误所造成的。那么,北共的缺点和错误,很大方面也是和革命的社会基础和客观条件分不开的,不是从娘生出来就有。所以,把北加革命的失败,说是北共的缺点和错误所造成的,这是不符合事实和理论的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