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文献馆》10/08/16
作者/来源:明镜新闻 http://www.mingjingnews.com
被称作「东方巴拿马运河」的泰国大运河已悄然启动。据日本媒体称,该项目计划在泰国南部的马来半岛挖掘全长超过一百公里的大运河,使船隻毋须通过马六甲海峡便可从印度洋进入南海及太平洋。一旦这个运河建成,将撤底改变东南亚以及南海格局,被美国控制的马六甲海峡将被边缘化,新加坡的战略地位也急居下降。
报道说,「泰国─中国产业促进协会」月前公布了名为「泰国运河计划」的计划书。包括周边设施在内,建设费为五百亿美元,相应的办公地点已经建立。中国政府和企业组成代表团自三月起已三次访问当地,并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实施实地调查。
关于中泰运河建设传闻已久,去年就有消息称在克拉地峡开挖,但现在看来,运河还处于选址阶段。中泰运河的建设之所以进展缓慢,除了工程庞大的因素之外,最重要是国际阻力巨大,尤其是美国与新加坡两国极力反对。
突破箝制 促进商贸
长期以来,中国能源高达八成经马六甲海峡运输,而新加坡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海空基地,根据美星协议,新加坡机场的一半归美国空军单独使用,美军舰艇可以毋须事前告知停泊新加坡的所有港口。目前美国在新加坡部署了其所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濒海战斗舰、第五代战斗机F35。一旦中国与周边发生衝突,美国只要封琐马六甲海峡,就可以截断中国的能源与商品进出口的大动脉。
新加坡的经济高度依赖马六甲海峡,而目前通过马六甲海峡的商船,有一半以上是开往中国的。按理,中国是新加坡的衣食父母,应该受到善待,但新加坡的安保与外交政策却围著美国转,在南海仲裁前后,新加坡充当美国在东盟的先锋,跳出来对华进行各种指摘与刁难,其表现令中国非常不满。
和平时期,马六甲海峡风平浪静,但在战争等非常状态下,其对中国就意味著兄险,尤其是扼守马六甲的三个国家,其中有两个是南海声索国。在此情况下,中方加快推进中泰运河建设,就是要打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生命线,摆脱美星在马六甲海峡的控制。中泰运河开通后,船隻进入太平洋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航程至少缩短约一千二百公里,中国乃至全球贸易都将受益。
作为海上霸权国家,美国之所以长盛不衰,主要是掌控了各大咽喉要道,除了马六甲,巴拿马运河、苏彝士运河、直布逻陀海峡等直接或间接地掌握在美国手中。中国要想大国掘起,就得避开美国控制,另起炉灶,择地建运河便成为当然选择,而且以中国目前的国力材力,完全可以承担运河的建设,改变世界格局。
东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