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留情】未来不在过往之中

Wednesday, February 13, 2008

首相呼吁利用回教辉煌过去以达至更高巅峰

瓜拉丁加奴: 首相阿都拉在昨晚说,回教在各领域上有过的灿烂文明应该成为今日回教徒要达致更高峰的尺度。

阿都拉向来到旺曼島回教文明公园观看开幕典礼的约万人说,回教在过去曾经带来伟大进展,所以创新对回教徒来说并不是新事物。

他说“因此这个传统应该保持下去,以便回教徒能够建立起一个Ulul-Albab社会, 一个有崇高价值和高度思想的社会。”

這座耗資2億4930萬令吉,佔地23公頃的回教文明公園是东海岸经济走廊计划之一。

公园内复制了12座世界闻名的回教纪念建筑物,如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 耶路撒冷的圆顶清真寺和印度的泰姬陵等。

阿都拉说,这公园不只是旅游景点,也肩負著启发回教徒及非回教徒創意的重任。

他也说,虽然这些纪念建筑物是复制的,不过它们代表了回教世界的建筑奇观。

首相指出,現代回教的原則取自可蘭經,倡導全球化的價值觀,並不會迫害非回教徒。

他补充说,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公园不只是丁加奴,也成了国家的地标。从世界各地到来的旅客能够看到回教建筑的壮丽。(星报,4-2-2008)


纳吉软硬兼施,恩威并用

(当今大马,03-02-2008)副首相纳吉在向印裔社群做出一些利益承诺的当儿,也警告他们不要对抗国阵的执政。

他提醒大马印裔,只有国阵政府能够有效保障他们的未来,持续改变印裔的社会及经济地位。

他强调说,要在体制内努力而不是反对体制。

“继续信赖国阵。因为这维繫着印裔及全体大马人的未来。如果在体制内努力,而不是反对体制,大家将能够享有更美好的未来。”

他今天在太子世界贸易中心里,国大党召开为期1天的特别会议上这么指出。全国大约3700名支部主席和代表出席了有关会议,以向他们传达基层竞选机制必须做好备战大选的讯息。

在提到有关兴权会和反对党事项,纳吉也劝告社群成员不能相信那些发起街头示威的人所许下的承诺。他问说,“你认为你的未来能够被那些发起街头示威的人保障吗?向印裔发出他们的未来维繫在国阵身上的讯息是很重要的。”

他补充说,自国家独立以来,大马印裔社群及国大党以行动证明忠于国阵,他们也应该继续那样的忠诚。他要求印裔社群必须努力工作,以确保国阵在下届大选得到印裔的支持票。


我的星期五布道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包括回教徒,在星期五并没有去回教堂作祈祷,听布道。所以我想在今天通过你们的电脑献给你们我自己的星期五布道。当然,我的布道和你在 回教堂里听到的布道一点也不一样。回教堂的布道一般会令一半以上的人昏睡过去。我说的不是形容词,他们是真的睡过去的。你若不相信,可以找个机会亲自去回 教堂看看。

我的星期五布道是基于以上两篇新闻而做出。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不可能在马来西亚任何一间回教堂听到我这样的布道。

假如阿伯拉罕,摩西,耶稣和莫哈默德当年被执政者告知同样的事情 – “要在体制内努力而不是反对体制”,就像纳吉所说那样,而他们又真照做的话,那么今天将不会有任何唯神论的宗教出现。依照先后的话,因为兴都教比唯神论宗教更早,我们在今天恐怕全都是兴都教徒。

不过,上苍没有说过“要在体制内努力而不是反对体制”,至少我们这些唯神论的追随者相信是如此。反而,上苍要我们反对体制,特别是贪腐压逼的体制。阿伯拉 罕,摩西,穆哈默德都对自己的家庭作出反抗。我不清楚耶稣是不是也反抗过自己的家庭。不过,基督教徒就相信耶稣就是因为反对政治体制而被处死的。

所以,我们应该照纳吉说的“要在体制内努力而不是反对体制”呢?还是我们应该依从唯神论四个先知曾经做过的那样,反抗贪腐压逼的体制呢?我相信他们都没有在体制内努力,而是遵照上苍的指示,反对体制。我们这些唯神论的追随者相信是如此的。

所以,做个良好的上苍追随者,反对贪腐压逼的体制,别试着在体制内努力。你不可能在体制内努力来改变体制,因为实际上体制反而会改变你。只有反对体制才能带来改变。这是神指示的,也是先知们所曾做过的。

阿都拉对花了马币2亿5千万元,在丁加奴建立起来的回教复制品和地标感到很自豪。阿都拉还谈起过往的“回教黄金时代”。没错,回教社会曾经是个辉煌的社 会。不过,埃及,希腊,罗马和其他问明也曾有过辉煌时期。每个社会都曾有过,即使是马来人,也有过自己的帝国时代。不过,这些社会都没落了。我们应该深究 这些文明如何崛起,登峰造极,以及如何没落。

建立价值马币2亿5千万元的回教过往辉煌时期的复制品和地标并不能恢复回教曾经光辉过的时期。金钱,复制品和地标并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需要给与回教徒正统的教育,教导他们回教的真义,纠正他们被宗教导师一直以来的误导,以致他们总以一个狭隘的眼光和思想来诠释回教。

阿都拉说回教在过去曾经带来伟大进展,所以创新对回教徒来说并不是新事物。阿都拉也说这公园不只是旅游景点,也肩負著启发回教徒及非回教徒創意的重任。阿都拉更说現代回教的原則取自可蘭經,倡導全球化的價值觀,並不會迫害非回教徒。

阿都拉真的相信他自己所说的吗?的确,“回教的黄金时代”是发明,科学,工程,建筑,运算,医药等等的时代,诗歌,音乐,文学等也在这个时代发挥光芒。当欧洲的国王和皇帝都不晓得写自己的名字,更不用说阅读的时候,上百上千的书籍在这个时候被书写出来。

当回教徒统治西班牙的时候,欧洲人学习阿拉伯文,然后移居西班牙,学习回教知识。他们吸收他们所能学习的,然后带着这些知识回去,并用母语翻译所有的阿拉伯书。他们教导自己的人民他们从回教徒身上所学得的事物。他们进一步革新和发展这些知识,然后从中产生出新的科技。

当这些欧洲人已经进展出“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等等的时候,回教徒还是把自己困在“第一版”,甚至是倒退。他们不对欧洲人拿去他们的二手知识变成的“第四版”加以发展,反而把革新行为宣布为“异端”。

这就是“回教黄金时代”的没落开始。回教徒在退步的当儿,欧洲人却在跃进。才在几代前,欧洲人叫牧师用圣水赶走导致偏头痛的魔鬼的时候,回教徒已经在做脑部手术,切开头壳,取走凝血。

当然,不是所有的发明家和科学家都是回教徒。有些是住在回教国的犹太人和基督教徒。不过,回教徒并没有敌视他们,反而向他们学习新概念。不过,自从革新被 视作是异端而被禁止之后,今天的回教徒只继承了“回教黄金时代”的回忆,然后以建立复制品和地标来怀念这些威水的“想当年”。

未来并不存在于过去之中。过去的都已经过去。回教帝国曾经是一个伟大的帝国。欧洲人今天所知道的都来自回教徒。欧洲人本来连“零”的概念也没有(翻者注: 有说零的概念来自印度人)。有了“零”才有负数,才有点数。旧罗马数字一点也不实际,根本不能用于研究科学,连算第九大马计划也不能。只有阿拉伯数字才办 得到。

在“回教黄金时代”,宗教知识分子和统治集团曾经发生权力斗争。本来是产生伟大帝国的基本的回教,突然之间成了发展的阻碍。

在任何一个矛盾中,都有两方面的故事。有的说统治集团过着不怎么回教的生活方式。有的说宗教知识分子对统治集团的喝酒和沉溺于女色的行为感到不满。有的说 统治集团残暴和贪腐。有的说,许多这些宗教知识分子被收监或被害死。另一边的说法却是这些宗教知识分子想要霸占回教,以便只有他们才能诠释“正确”的回 教。

我并不在那个时代出世,所以我不知道事实是什么。不过他们总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都是由胜者所写。所以这只有看你选择哪一种历史说法了。编写印度人 历史的英国人说印度人暴动。印度人却说是印度人反抗英国的暴政。其他的人说是印度人向英国争取的独立的斗争。不过,在学校,我们读的是英国人写的印度历史 书。假如长崎和广岛没有被炸的话,我想我们会读写怎样的历史书呢?也许到今天日本人还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马币两亿五千万元并不是很多。不过把它花费在复制品和地标来怀旧想当年的话,就有点多了。这笔钱用来研究回教的兴衰史也许会更好。

回教徒欠缺的是良好的教育。回教徒的教育是根据民俗,迷信和不根据事实的想法。直到今天还有回教徒谈论恢复哈里发的统治,却不明白这个字眼的意思。他们以 为哈里发是神委任的统治者。而事实上,哈里发的意思是“继任者”,不多不少,就这样而已。就好像敦拉萨,胡申翁,老马和阿都拉那样,都是前任者的继任者。 他们都是哈里发。要哈里发来管理国家并没有什么神奇。不过回教徒不明白这些,因为他们都没有正确地受教育,反而只是根据猜想,民俗,迷信和不根据事实的想 法等。

忘掉过去吧。忘掉这些威水的想当年吧。未来并不在过往之中。我们已经不能够回到过去。即使能,那个时代在现代在也行不通了。历史本来就是让我们“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这样,人类才能面对更好的未来。

埃及人,希腊人,罗马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等等,都没有在想当年或要如何恢复当年风光。他们接受过去的已经过去,也最好留在过去。不过他们了解 一些回教徒不愿意面对的。就是贪腐和压逼把这些辉煌时代摧毁。当他们转型而变成民主世界的强国时,那些回教徒的“帝国”越来越后退,变成了失败国度。

要了解这些,其实你也不需要价值马币两亿五千万元的复制品和地标。

有人算过,把马币两亿五千万元变成马币二十五万元的有条件性免息贷款的话,可以造福一百万个丁加奴人,这样一来,丁加奴就能达致零赤贫。

这些复制品对穷人一点用处也没有。又或是这些钱可以用来成立诺贝尔奖般的奖励,只供马来西亚人参与,激发马来西亚人对“进步”的作用,也带动马来西亚人对教育的重视。

至于在公园里的那些复制品,也许在五年内生锈脱漆,甚至龟裂掉碎块。无人管理公园,杂草丛生。到时又计划拨款马币两亿五千万元维修,到头来需要马币四亿元 重建,然后每年需要超过马币两千万元维修,却没有人要来这里花费。五年之后,应该没有人还会记得大马有这么一个“回教乐园”。

Cari Digest(佳礼精选)

原版出处:Malaysia Today: Your source of independent news
原版作者:Raja Petra Kamarudin
原版发表日期:08-02-2008

中文翻译版出处:马来西亚佳礼中文论坛
中文翻译版作者:ecs283
中文翻译版发表日期:13-02-2008

Raja Petra bin Raja Kamarudin(RPK)简介

Sunday, August 31, 2008

RPK,全名Raja Petra bin Raja Kamarudin,出生于1950年9月27日,著名独立网站–今日大马的主编。

RPK来自雪州皇室世家。算起来,他是第十一任国家元首苏丹沙拉胡丁,也是第七任雪州苏丹的侄儿。他的公公是Raja Tun Uda Al-Haj Bin Raja Muhammad,是独立后槟城的第一任元首。在此之前做过雪州州务大臣以及出使英国。他的公公共有14名儿女。

至于RPK的父亲,Raja Kamarudin是国父同辈人物,他们一起在瓜拉江沙马来学院念书。Raja Kamarudin之后被英国人送去英国的林肯会馆留学,成为律师并在那里和一位威尔士女性, Idris, 成婚。

RPK是在英国出世的。在独立前一年,父亲一家人回来马来亚定居,并出任利华兄弟公司(现称联合利华)的总裁。

RPK小时候在吉隆坡的爱丽丝史密斯学校读书。这个学校本来是外国居留人士子女的国际学校,因此他成了校里唯一的马来人,还有一个英文学名—彼得・卡马鲁 丁。到了今天,他的家人还是用这个名字来称呼他。为了不引人注目,他后来把Peter改成Petra。Petra是希腊文,而Peter是拉丁文,意思是 “石头”。

由此可知,RPK的童年是很英化的,所以他的马来文并不像普通马来人那样流利。

在十三岁时,他跟随家族传统,进入瓜拉江沙马来学院念书。由于他的“英国”味道太浓,因此受到同学的排挤和欺负。

后来他转去维多利亚书院完成他的中学学业。

他从小就非常沉迷于摩多机车。在他出来社会工作时,他分别拥有机车(应该是Yamaha)和米粮的经销特许权。

在他23岁时,娶了他如今的妻子,玛丽娜・李,一位华泰混血儿,也是一位书籍出版商。并生下五个儿女。

Posted by Cari Digest at 2:00 PM
Labels: ecs283

登入为: admin
妙文共享/未来不在过往之中.txt · 上一次变更: 2008/11/21 19:38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