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转型的最后一里路

龙门阵  2016年07月26日 | 作者:杨善勇 | 专栏:仅供参考

这个国家的新村发展,什么时候可以称得上完善?《紧急法令》颁布以来,屈指一算,前前后后接近70年了;可是,那些旧事,正如政府承认统考文凭,总是还在「最后一里路」。

就说拨款,虽经各造爭取,结果还是那一回事:第三至第五大马计划,国库配给新村的总得拨款,还不及发展蓝图总额的1%。正確的说,不过总开销0.05%—0.06%。

曾任房屋与地方政府部长的黄家定后来点算之统计,读来一样脸红:1971年至1999年的29年期间,大马计划仅仅拨出1亿2000万发展乡村。换句话说,每个五年计划,450个新村每年只得500万。

此后呢,拨款虽然看似增加,可是市场的物价之高,远在其上。《东方日报》报导,截至7月11日,马华署理总会长魏家祥指,政府最终批下497项的新村发展,总计也只有3900万令吉。

儘管如此,部长本身始终喜不自胜。公告此事,隨后不忘爭取时间,顺势宣传宣传政府没有忽略新村的发展,目前还在继续审理发展申请,思考新村转型的策略云云。

语调听来洋洋洒洒,不过,平均来说,每个项目所得,其实不过微不足道的8万左右。8万,这个年月,8万可以转型什么呢?想当年,魏家祥买下武吉迪雅拉(Bukit Tiara)那间独立式洋房,就需180万了。

如果再把这笔8万令吉的新村拨款,除以一年365天,每天投下的,仅是200令吉左右,折换为5令吉一碟的云吞麵指数,不过相等于40碟。转型?转型云吞麵的面档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结果,两岸的新村基建之提升,往往只好自力更生。不仅村里的华小如此,村民翻新名下的百年祖屋,也是这样,只能廉价处之,因陋就简。新村转型之事嘛,还在「最后一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