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主权的影响(三)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作者:王健 谢长安 时间:2016-06-12

三、当代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现状与影响

熟知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近代中国是在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下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从而实施被动的门户开放政策,最终丧失国内货币发行权、征税权、自然资源支配权、产业发展主导权、对境内经济活动监管权等在内的国家经济主权的。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苦卓绝斗争,终于在1949年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重新掌握了国家经济主权。因此,作为曾经的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民对主权问题十分敏感,但通常我们所关注的主权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领土等方面,对隐蔽的经济主权却关注甚少,对当代西方跨国公司对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现象重视不够。关于当代西方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影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先生曾极为深刻地指出,中国真正的敌人并非某一个国家,而是可以称之为全球卡特尔联盟的组织,这个强大组织包括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等,他们的实力来自于手中的150家跨国公司,这些公司控制着世界经济的命脉,这150家跨国公司占据全球财富40%以上。恩道尔先生的研究从一个侧面再次验证了当代西方跨国公司的威力,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有充足的理由正视当代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存在及其影响。

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逐渐融人全球市场,经济总量实现了大发展,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统筹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国际金融资本和当代西方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极大地提升了国内经济的活力,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但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原有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1.当代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全透视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不久,西方跨国公司和金融资本就开始进人中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历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1979年-1992年,跨国公司主要进行商品贸易和技术贸易,以及少量实验性直接投资;1992年-2001年,跨国公司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2002以来,跨国公司全方位进人中国,地域不断扩大,行业不断拓展。在对外开放,引进西方强大的跨国公司和金融资本后,中国不仅没有像拉美、非洲、东欧一些国家丢失国家经济主权,国内市场被全面占领,国民经济殖民地化,反而走出了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新中国前30年的发展为后30年自主开放奠定了扎实基础,“中国经济改革能做独立的决定,是因为中国有独立的科学技术和独立的国防。”另一方面,当代西方跨国公司代表的毕竟是西方金融寡头的利益,维护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防止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挑战西方“既得利益”是其重要使命,这依然是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风靡全球几十年的新自由主义的本质。

2.当代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三大产业的具体布局

当代西方跨国公司已经深深植人我国国民经济之中,对国家经济主权造成了不可轻视的影响。从三大产业中的一些行业可以清晰看出当代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具体布局。

首先是第一产业领域内的布局。第一产业主要是农、林、牧、渔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中最让人关注的就是粮食安全。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确实有一只有形之手在操控粮价,它就是跨国粮商。众所周知,西方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简称ABCD)控制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无论是在资金、品牌、技术还是信息网络、营销等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和实力,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粮食公司即使拥有政府支持也无法望其项背。对于中国这个庞大市场,以营利为目的的西方跨国粮食集团自然青睐有加,它们一直伺机布局中国。

西方跨国粮商成功布局中国市场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大豆产业遭外资垄断。在1995年之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但2000年后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除大豆外,玉米、水稻、小麦等都是跨国粮商正在积极进人的领域。

关于当代西方跨国公司对中国粮食产业可能造成的影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忧心忡忡地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跨国公司已经长驱直入,参与到包括种子研发、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等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的产业已完全被外资掌控……民族种子产业的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不仅如此,外资正积极试图借助中国农村土地自由流转之机悄然展开收购农村土地的行动。

其次是第二产业领域内的布局。第二产业主要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考察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水平高低的关键行业基本都集中在第二产业,我们通常所说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针对第二产业领域中一些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无法在国际分工中上升到比较优越的位置,从而无法实现产业高附加值、企业高利润回报、就业岗位髙收入等情况而言的。第二产业中的行业发展状况决定了一国国民经济的独立程度,这往往也是当代西方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资本利益代言人鼓吹比较优势理论、产权明晰理论进而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全面压制在产业链低端,使国有企业力量遭削弱甚至瓦解,最终丧失同西方跨国公司相竞争的重要意图。当今欧美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无非就是想在未来的产业革命中再次占据领先位置。

从我国第二产业中的一些代表性行业来看:在建筑行业,以水泥业为例,中国前5大水泥企业中的4家大型水泥企业(海螺、华新、山水、亚泰)均已被外资控有部分股权。

在汽车行业,诸如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华晨、上海通用等销售量较大的公司,外资股权都已达到50%;外商在华投资和合资控制的53家大型汽车公司,占汽车市场总销售额的60%70%以上(不包括外资中小企业);外资在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占有60%以上的份额,在汽车电子、发动机零部件和摩托车配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企业也高达70%以上。

在其他一些基础制造业领域,如网络销售、计算机处理器与服务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已占有绝对垄断地位;最大的5家电梯企业均为外商控股,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彩色显像管占65%,程控交换机占90%,移动通讯电话行业占95%。

在以供水行业为代表的公共事业领域,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活动逐渐增多。如法国苏伊士集团已经参股中国15个城市的自来水公司;法国威立雅联合其合资公司首创威水投资公司出资4亿美元,发起全球第二大水务并购案,共同获得中国深水集团45%的股权;法国通用水务公司收购上海自来水浦东公司50%的股权等。

再次是第三产业内的布局。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潜力也越来越大,这是吸引西方跨国公司进人其中的重要原因。

在物流、零售商业等行业,美国联邦快递集团(FEDEX)、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德国敦豪国际公司(DHL)以及荷兰天地公司(TNT)四大外资快递巨头已占领我国国际快递市场80%以上的份额。

在银行业和证券业方面,英国汇丰以近17亿美元买进交通银行19.9%的股权;美国新桥集团成为深圳发展银行第一大股东;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中国银行10%的股权;瑞士瑞银集团收购北京证券20%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等。表1显示外资参股我国银行情况。

在过去数年,受美国量化宽松、廉价美元以及国内不正确的汇率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大批企业出现融资难局面,许多企业举借了大量外债,随着美元逐渐转强,中国许多举借外债的企业将不可避免陷人高额负债境地,成为被外资收购的对象。

第三产业面临的不容乐观的形势从根本上讲是缺少监管的西方在华金融资本在中国攻城略地的结果,这也是近年来代表西方跨国公司和金融寡头利益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相关研究人员鼓吹中国央行独立和资本账户尽快开放的重要背景。因为资本账户开放、央行独立会使得阻挡跨国金融资本进出国内的最后一道防火墙被拆除,国家金融经济主权将彻底被西方金融资本掌控。对于央行独立这种谬论,著名美籍华裔学者廖子光先生告诫道:中国共产党必须警惕新自由主义金融理论,警惕中国人民银行转变为代表银行部门及其大企业客户的特殊利益。中国政府需要客观地认识中国的银行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及其实力来源。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economic/info_11447.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