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2016-05-13 16:54
(吉隆坡13日訊)受首季經常賬盈余大減及經濟成長放緩影響,馬幣週五走低,連續第三週以跌勢收場。
國行總裁慕哈末依布拉欣今日表示,馬幣表現已反映1MDB課題。
市場擔心全球經濟降溫將打擊大馬出口,導致馬幣寫下自2月以來最長跌勢。馬幣兌美元匯率在週五下午5時跌至4.0310,低於週四的4.0230。
跌勢最重亞洲貨幣
馬幣在今年首季表現冠亞洲,但自本季以來跌3.3%,成為跌勢最重的亞洲貨幣。
由於受一馬發展公司(1MDB)債券可能違約的消息影響,馬幣匯率在本週初下滑,在隨著聯合擔保人阿布扎比主權基金國際石油投資公司(IPIC)支付債券利息,馬幣在過去兩日回彈。
豐隆銀行經濟學家鍾豔屏在國行數據出爐前表示,經常賬數據可作為一國有多少能力緩沖外圍衝擊的訊號。外圍逆風加上國內溫和成長,將令大馬經濟受壓。
國行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首季經常賬盈余從上季的105億令吉減半至50億令吉,低於市場預測的68億令吉,經濟成長從上季的4.5%降至4.2%,優於市場預測的4%。
經常賬盈餘減少,主要由於商品賬項的盈餘減至235億令吉(上季為311億令吉)和服務賬項赤字升高至68億令吉。
資本賬項赤字減至90億令吉(上季為150億令吉),按年而言則擴大至900萬令吉,去年同期為100萬令吉。
金融賬項淨流入58億令吉(上季為39億令吉),直接投資海外金額升高至113億令吉(上季淨外流64億令吉),同時外來直接投資增至150億令吉(上季為122億令吉)。
(星洲日報)
點看全文:http://biz.sinchew.com.my/node/136832#ixzz48WlCf9rr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