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普利策奖:揭露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

2016-04-22 08:59:02    来源:新华网

57197640a288c当地时间2016年4月18日,美国纽约,美联社记者Margie Mason、Esther Htusan、Martha Mendoza和Robin McDowell获得2016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她们报道了印尼、泰国捕鱼业使用苦役劳工为全世界的餐桌提供海鲜,该调查报道促使超过两千名被囚禁工人得到释放。

第100届美国普利策奖于18日揭晓2016年度获奖名单,美联社对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的系列报道获得最有分量的公共服务奖。普利策评选委员会称,美联社系列报道揭露了印尼、泰国数千名工人遭受奴役的悲惨遭遇,并最终促使2000余名工人获救,推动东南亚渔业开展全面改革。

美联社4名记者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跟踪调查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用工行为,共形成10篇调查报道。报道披露,没有人身自由的血汗劳工长期被迫在印尼、泰国的海鲜工厂劳动。这些劳工来自东南亚各国,主要来自缅甸,他们被囚禁起来被迫从事艰苦工作,有的甚至被关在笼子里。其中一篇报道中提到的一家“血汗工厂”内禁锢了近100名缅甸劳工,其中不少是要站在椅子上才够高的童工,他们在这里没有姓名,只有编号,不论伤病每天被迫工作,过着与奴隶无异的生活。他们长期把手泡在冰水内,剥掉虾的头尾和外壳,不少人双手因为被刺到或过敏而伤痕累累。

上述报道推翻了海鲜加工业界所谓“血汗工厂”问题早已得到解决的说法。海关记录显示,这些“血汗海鲜”经泰国出口商卖到全球各地,包括沃尔玛、阿尔迪等欧美大型零售商和餐厅。

一名从“血汗海鲜工厂”逃出来的缅甸工人表示,“美国人、欧洲人吃我们处理过的海鲜,他们应该记得我们,知道海底的尸骨堆成了山。”对报道产生的影响,这名工人表示,“最大的回报就是被贩卖出来的所有工人现在都能回家了。”

美联社执行编辑卡洛尔称赞参与报道的记者“站出来为没有话语权的人发声,用自己的工具给世界提供信息,实现了纠错的目的。”(甄翔)

Myanmar 22 Years a Slave

2016年4月18日,第100届普利策奖公布,美联社对东南亚“血汗海鲜”的报道获得新闻类“公共服务奖”,美联社的记者组耗时一年多的时间,揭露东南亚渔业普遍存在的强迫劳动、滥用奴工的系统性问题,并追踪“血汗海鲜”流向欧美国家的餐桌。这篇报道的发布,成功帮助了2000名东南亚奴工解除奴役,重获自由。图为获救奴工之一,40岁的敏特时隔22年回到自己的祖国缅甸,与家人团聚。

Seafood From Slaves

美联社对该事件的关注始于2014年底。2014年11月,美联社记者到印尼偏僻小岛本吉纳(Benjina),这里有数以百计被“奴役”的劳工,甚至有5名劳工被关在笼子里,部分工人被以1000美元的价格进行交易。他们每天长时间工作,吃不饱、被迫喝脏水、睡在仅能勉强躺下的狭小空间里。图为2014年11月22日,印尼本吉纳,被关在笼子里的劳工。

 

 

 

In this Saturday, Nov. 22, 2014 photo, workers in Benjina, Indonesia, load fish onto a cargo ship bound for Thailand. Seafood caught by slaves mixes in with other fish at a number of sites in Thailand, including processing plants. U.S. Customs records show that several of those Thai factories ship to the United States. (AP Photo/Dita Alangkara)

 

A worker shows a shark during an inspection by Indonesian fisheries officials inside the cold storage room of Pusaka Benjina Resources fishing company in Benjina, Aru Islands, Indonesia, Thursday, April 2, 2015. Officials from three countries are traveling to a remote island of Indonesia to investigate how thousands of foreign fishermen wound up there as slaves and were forced to catch seafood that could eventually end up being expor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elsewhere. (AP Photo/Dita Alangkara)

在本吉纳,美联社记者追踪了本吉纳血汗海鲜的运输过程。海鲜被捕捞上船后被集中到冷藏货船上,运回泰国龙仔厝的国际鱼市,再转售到欧美及亚洲国家。记者通过跟踪运货卡车发现,这船海鲜流向了不同的公司,最终的去处甚至包括美国知名卖场沃尔玛、加州的高档餐厅以及爱慕斯(IAMS)等宠物饲料的加工厂。图为2015年4月2日,在本吉纳一家渔业公司的冷库里,一名工人展示一条鲨鱼。

5719770ca4b79

本吉纳的奴工们多数来自缅甸,与劳务公司签下合同后,以为自己能得到一份体面工作,却没想到因此签下“卖身契”。他们被强迫劳动,每天工作20-22个小时,只能得到微薄的报酬,甚至什么都得不到。稍有不慎,船主就对他们拳脚相加。图为本吉纳一名奴工控诉他被骗到这里,工作文件上除了照片之外,所有的资料都是假的,也不是由他自己所填写。

Indonesia Seafood From Slaves

大量劳工反映,许多人在船上致残甚至丧命。“如果美国人、欧洲人吃到这些鱼,他们应该记住我们”,一位从本吉纳逃脱的30岁劳工说,“海底肯定尸骨如山,可以堆成一座小岛,死的人就有那么多”。有些劳工被埋在岛上的雨林里,墓碑上的姓名仍是被骗上船时的假名字。

57197733d9263

为确保劳工安全,美联社在完成本吉纳的报道后并未直接发表。2015年4月,来自印尼、泰国等国的警方前往本吉纳调查渔业劳工情况,并解救了数百名被迫从事劳动的工人。2015年4月3日,在本吉纳,当被问到是否想回家时,所有劳工都举起了手。

57197747b6112

印尼官员介入调查后,他们对当地渔工表示可以用船先载他们离开。消息传开后,又有300多名渔工从附近的渔船、村落、甚至丛林里冒出来,要求一同离开。图为2015年4月3日,缅甸劳工奔跑着前去收拾他们的行李,生怕走慢了,又被留在这座“奴隶之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