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滿腹心機救不了國

《星洲日报》2016-03-15 11:10

砂州議會選舉不遠了,距離下屆大選也只有2年的時間,因此政黨人士腦中又開始算計,盤算甚麼策略才可以爭取到最多的選票,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在一馬公司及26億令吉捐款課題爆發後,巫統就面對馬來票可能流失的問題,特別是前首相敦馬哈迪發難,或導致基層出現離心。

所以,從去年尾開始,種族議題逐漸沉寂,也鮮少再聽到種族叫囂,因為若馬來票流失,恐無法捍衛政權,需改變策略,爭取其他種族的選票。

有一則新聞可能大家都忽略了,號召“紅衫軍916大集會”的巫統大港區部主席嘉瑪日前與一對華裔孩童上契,他以擁有華裔義女和義子,力證本身並非種族主義者。

當之前譁眾取寵、試圖撈取馬來票的政治人物忽然放低姿態,就足以讓人察覺政治風向已轉變,有可能“一個馬來西亞”的口號也會重新出爐。

對巫統來說,來屆大選確實存在極大隱憂,慕尤丁在2014年11月的巫統代表大會上就披露,根據模擬估算,國陣若在下一屆全國大選再流失2%支持票,它不只會失去簡單多數席位,甚至有可能失去政權;在國陣贏得的134個議席中,有44個屬於“灰區”(多數票介於0.1至5.9%)。而根據默迪卡民調中心去年8月份的調查顯示,馬來選民對國陣政府的支持率已從1月份的52%下跌到31%;若黨內裂痕擴大,可能還會再跌。

雖然有148名巫統區部主席召開新聞發佈會“挺納吉”,不過,全國共有191個區部,出席率是77.5%。此外,反納吉的“巫統支部主席聯盟”(GKMC)正積極拉攏支部主席,希望從底層掀起反風。

對巫統有利的是,反對黨已分裂,伊斯蘭黨計劃與某政黨組織新聯盟,一旦出現國陣、希望聯盟及伊黨的三角戰,巫統還是有機會勝出。

不過,若憎惡國陣的選民人數持續增加,即使是三角戰,也未必有利。

因此,巫統的宣傳機器火力全開,以挑起馬來人對行動黨的“恐懼感”,讓由馬哈迪牽頭的“救國聯盟”在馬來社區無立足之地。

現在算來算去,也只有160萬名公務員還是鐵票,所以即使財務如何困難,7月的加薪不能取消,只有從其他地方設法,來彌補薪酬開銷的增加。

希盟也有自己的盤算,響應馬哈迪的救國號召,是希望加劇巫統的分裂,以及在甘榜和郊區掀起政治海嘯。

支持反對黨的華裔選民已經達到頂峰,所以需要再催谷馬來票和印度票,不管馬哈迪是否還有那麼大的號召力,讓巫統陷入混亂已經足矣。

政治人物算計太多,已經引起反彈,因為他們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算計上,卻忘了正當的工作。國家需要的是大智慧,而不是雞腸小肚的小聰明;國家也需要持續性的政策、良好的施政和執行力,不是為了政治利益的一再急轉彎。

以外勞政策為例,據說,漂白一名外勞需要4千令吉左右,經過中間人,費用可漲到6至8千令吉,能夠取得多少收益不難算,但他們算得到政策迭變所造成的損失嗎?中國遊客免簽證措施也是“多災多難”,手續費暴漲233%,是一筆大收入,然而國家形象破損,這筆賬卻算不了。

政治算計有可能擴大,包括國家銀行總裁潔蒂的接班人,但政黨領袖的算計日益高明,國家卻反而面對更多的問題。

國家需要的是政治家,而不是謀略家或陰謀家,因為滿腹心機救不了國。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9396#ixzz42xM7yMCM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