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6-03-12 10:34
自從一馬公司(1MDB)及26億令吉捐款事件爆發後,政治就陷入動蕩中,最終催生了“救國聯盟”。
現在很多人質疑和抨擊“救國聯盟”,因為它有可能被馬哈迪騎劫、方向不明,矛盾也重重,但是在探究國家的出路時,不能一直自我內耗,還須找出造成目前混亂局面的因,即所謂的根源。
如果不是巫統內部出現問題,就不會有今天的危機。危機源自於巫統,但諷刺的是,出來牽頭或帶頭倒巫統主席者,也來自巫統。如果不是忠心於黨的巫統人要倒黨主席,此時此刻分裂及勢弱的反對黨如何有能耐成立這樣的聯盟?
危機不是今天才有,在歷史中,巫統曾經引發多次危機。
譬如,在1987年,巫統因為激烈的黨選而爆發黨爭,有黨員不滿黨選成績而到法庭興訟,最終巫統被判為非法組織,第二年就發生司法危機,6名法官被革職。
時任首相和巫統主席馬哈迪為了政治,侵犯司法權,破壞三權分立制,猶如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至此行政權大大膨脹。
為了避免再有黨員把巫統事務帶上法庭,馬哈迪也修改了社團法令,禁止政黨的決策被帶上法庭進行挑戰。這最終壓縮了黨內民主,讓社團註冊局操控大權,然而註冊局歸內政部管轄,最終行政權的手也伸入政黨內。
馬哈迪也在任內,修改憲法第121(1A)條文,造成民事法庭失去了干預伊斯蘭法庭裁決的權力,以致今天改教爭議不斷。
為了和伊斯蘭黨抗爭,馬哈迪政府開始推行伊斯蘭化政策,影響了宗教的和諧。
此外,醜聞也並非今天才有,過去曾發生土著金融醜聞、馬航私營化計劃失敗、柏華惹鋼鐵廠蒙受鉅額虧損及外匯交易損失等等,這些都罄竹難書。以前還有石油財富可以支撐挽救計劃、彌補損失,現在根本沒有條件再鬧醜聞了。
為甚麼周而復始發生那麼多事件,而沒有受到遏止?原因是國家制度已經漏洞百出,一黨獨大現象存在已久,制度已無法起制衡的作用。
因此,1MDB的賬目不清,26億捐款事件的處理也缺乏透明度,連總檢察署、反貪污委員會和國家銀行都被牽扯下去。
馬哈迪時期,政府關閉3家報章,而納吉政府也凍結報章出版准證、封鎖網絡媒體。馬哈迪以前利用內安法令,捍衛其政權,而納吉承諾廢除煽動法令也沒有兌現。巫統領袖勤於修法,卻沒有立法節制金錢政治以及政治捐款。
因為制度開了方便之門,讓巫統延續以往的做法,但政黨議程超越國家議程,卻由全民買單。
巫統的黨政不分及黨派政治也不斷引發黨內紛爭,這次分裂不像1987年和1998年那麼的表面化,而是在底層醞釀,從慕尤丁被革職和凍職、慕克力辭去吉打大臣職、登州前大臣阿末賽益對大臣拉茲夫提呈不信任動議,到馬哈迪被終止國油顧問職,相信裂痕將逐漸浮現。老馬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直到大選來臨為止。
這些年來,巫統領袖一直要為黨內紛爭而分心,一旦牽扯到政府機構,國家和人民也因此而團團轉,以致民主倒退,影響經濟的穩定,拖住了國家前進的腳步。
所謂“有因必有果”,今天這樣的局面是因為長年累月破壞制度、欲望及人性的弱點無法受到遏制,以致失控,難以收拾。
所以,大家必須先認清因果,移除任何阻礙改革的團體及個人,才有可能撥亂反正、修複制度,讓國家回到正確的軌道上。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9367#ixzz42lvGJDht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