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缺乏大局觀的預算案調整

《星洲日报》2016-01-30 09:54

國家領袖被政治事務纏身,可能因此失去專注力,所以星期四公佈的2016年調整財政預算案缺乏周詳的規劃、有效的策略及宏觀的視野,以致不受看好。

調整預算案的2大宗旨是確保經濟持續穩健成長及照顧全民福祉,可是當中卻出現紕漏,比方說,規定新發展計劃的30萬令吉以下房屋只能賣給首購族。此舉的原意是要讓沒有房屋者有瓦遮頭,照顧無殼蝸牛的福利,但卻可能令發展商陷困,可謂是“好心做壞事”。

須知,大城市以外地區的房屋計劃多為30萬令吉以下,首購族未必有能力購買或消化這類房屋,政府一聲令下,將使發展商難以找到購買者,其他人士無法投資,造成房屋滯銷。

限賣令和一些州推行的土著房屋固打制一樣,都是在冷氣房裡想出來的主意,和現實脫節,刺激不了市場。

另一個不夠完美的舉措是豁免中國遊客的簽證,為甚麼免簽證不在農曆新年前推行?

春節是中國人出遊的黃金周,政府的猶疑、一展再展讓業者錯失了商機。

此外,免簽期限只有9個月,也顯得誠意不足,如果還有其他附加條件,恐怕無法吸引太多的中國旅客。

為了減低人們的生活費,政府也暫時放寬8種農產品的進口准證,同時設立市集,用比市場便宜5至20%價格出售食品。令人納悶的是,既然糧食無法自給自足,馬幣又貶值,為何不重新推行青皮書計劃,增加農產品的產量,減少外匯流失?

在確保經濟持續成長方面,政府並沒有推出任何振興經濟的配套,只是讓人民少繳3%公積金,以及讓月入8千令吉以下者另外獲得2千令吉個人所得稅減免,這能夠確保經濟持續增長嗎?

在美國聯邦儲備局於去年醞釀提高利率,以及26億政治獻金和一馬公司課題爆發後,資金就開始外流,過去一年大馬總共流失400令吉資金。而政府在去年徵收的消費稅從國人荷包中抽取270億令吉,今年估計再抽390億令吉,這造成市場資金乾涸。

流動資金就好像池溏的水,水太少魚兒活不了,問題是水來自何方、水量是不是足夠?

國家銀行日前宣佈,從今年2月1日起下調法定儲備金率(SRR)0.5%,從4%減至3.5%,將釋出60億令吉;從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雇員公積金繳納率降低3%(從11%下調至8%),預計也將釋出80億令吉。政府的如意算盤是這些錢能夠刺激消費,依靠內需來渡過這次的經濟低潮。

可是,政府又如何確保民眾減少繳納的公積金都會用來消費?以一名月入2千的僱員來說,減少繳納3%,就是多了60令吉,這樣的“額外收入”並不多,況且這還是自己的錢。

其實,最直接刺激消費的辦法是政府把錢注入市場內,或者是推出消費券,確保人們用來消費,掃除低迷的消費情緒。

政府可能叫苦,自己都錢不夠用,如何還有能力幫助人民消費。不過,辦法不是沒有,問題是有沒有意願去做。

首相宣佈11項措施,預料能節省90億令吉的行政及發展開銷,所以赤字維持在3.1%,但是如何削減開銷卻沒有提供詳情,只知政府將通過重新安排非基建工程,來節省開支,並沒有大刀闊斧削減行政開銷、杜絕舞弊和浪費,這反映政府的態度不夠堅決。

調整預算案延續過去的做法,只是枝枝節節的調整,沒有宏觀的政策。如果繼續滿足於這種格局,我們將永遠是平庸的國家。

【相關新聞請點大事件:2016年預算案】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