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费飆涨的背后

 
群英会  2016年01月07日 | 作者:林建荣

生活费飆涨的背后

从贸工部副部长的兼职论,到首相在今年第一次內阁会议中,提醒各政府部门谨慎及节约使用拨款,显示2016年,对官民而言,都是一个通货膨胀,谨慎消费的年代。

在这之前,副首相阿末扎希也曾建议,成立一个以他为首的委员会,以探討及解决生活费飆涨的问题。这反映当局至少聆听到民声,了解社会怨气所在。

然而,当权者的回应或行动,如副部长的「兼职论」背后,也反映出当权者意识,往往把这股社会的怨气,归咎于个人的责任,而似乎有意的忽略了问题背后更显著的社会结构。譬如民眾生活负担日益加重,除了因物价日益高涨外,也与人民收入增长无法跟上物价涨幅,息息相关。

再加上,政府去年推行消费税、减少公共领域如石油、电费的津贴措施,使到物品成本高涨、市场的消费能力大减,进而令到原本已因原油价格大跌,国家收入大减,加上令吉匯率的滑落,而一片低迷的经济,更萧条。

经济学家就预测,政府不断削减津贴,加上交通费上涨和令吉疲软,2016年通膨恐升至3至3.5%,高于政府的通膨预期。

同时,一些论者也指出,薪金增长无法跟上通货膨胀,除了是员工的生產力因素外,也与国內產业结构无法转型,以及存有大量廉价的外劳有关。尤其国內数百万名的合法及非法外劳,不只带来各种社会的问题,也压制本地工人薪金的增长,甚至企业转型的意愿。

而阿末扎希就曾表明,政府在未来3年会引进150万名孟加拉籍外劳,以填补被遣送回国的非法外劳空缺,显示出当局的政策,依然离不开对低技能外劳的依赖。

这一切现象,也说明了生活费飆涨背后,与当权者的政策脱离不了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