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油价无直接关系 生产成本定价RON95行不通

(吉隆坡6日讯)财政部秘书长丹斯里依万瑟里加博士认为,依据我国炼油厂令吉计价的实际生产成本,来制定RON95汽油零售价格不可行,因为国内需求仍依赖以美元进口的燃油。

他提到,目前我国所采纳的自动定价机制,已见证燃油零售价下调。

“在现有的定价框架,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RON95零售价格已下调7次,而柴油下调5次。

“与2014年12月相比,RON95零售价格已降低18%,而柴油则降低28%。”

炼油产品美元计算

依万瑟里加今日在一篇“为何石油产品零售价没有像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下调”文章中指出,燃油零售价下调,是相当符合炼油产品成本数量及兑换率。

他说,目前我国RON95零售价是1令吉85仙、RON97是2令吉25仙及柴油1令吉60仙,这比一些区域国家的售价低。

他还说,石油产品零售价与国际原油价格没有直接关系,反之是依据不同种类的炼油产品价格走势。

本区域炼油产品通常是根据新加坡燃料油交易市场,平均价以美元计算。

炼油成本仅降22%

依万瑟里加指出,虽然国际原油在过去18个月下挫66%,但炼油产品情况不一样。

他举例,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国际原油从每桶75令吉下跌至57令吉,但RON95炼油成本只是下降22%。

他提到,由于令吉兑美元贬值,因而导致零售价的下调幅度不大。

令吉兑美元汇率从2014年12月的1美元兑3.51令吉,于去年12月下滑至1美元兑4.32令吉,一年内贬值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