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巫統危機困國家

首相兼巫統主席納吉在巫統大會上表明不會下台,再加上黨內反對聲音很小,因此預料巫統領導層在下屆大選來臨前不會有變動,而巫統未來兩年的方向,也將決定國家的命運。

在一馬公司及26億政治獻金課題爆發後,巫統就面對危機,納吉最終成功把它轉由整個黨去承擔,不過鑑於外界壓力加大,迫使巫統轉向集權、種族和宗教保守路線。

巫統最高理事會決定不在代表大會舉行前開除署理主席慕尤丁,可能是擔心這將在大會引發情緒,但這不意味著大會後,不會有行動。

巫統副主席阿末扎希已表示,黨必須“清理門戶”,否則混濁的水會讓下游也變成混濁;而巫統總秘書東姑安南也披露,該黨已完成對慕尤丁的調查報告,將在近期呈給紀律局。

這也就是說,代表大會落幕後,慕尤丁等人隨時會被踢出黨。相信黨中央估計開除行動不會有太大的反彈,因為慕尤丁沒有安華那麼大的魅力,不過“爛船也有三斤釘”,再加上馬哈迪在黨內的影響力,還是會對黨帶來震盪。

如果慕尤丁被開除後,巡迴全國演說,鼓動黨員情緒,很大可能會導致黨分裂,不利於國陣籌備來屆大選。

巫統領導層已經盤算最壞的局面,他們的應對方式是把黨員及支持者的注意力轉移到馬來人和伊斯蘭的鬥爭上。納吉在大會上就說,“如果巫統被拒絕了,那麼國家將會由那群拒絕為伊斯蘭鬥爭的人領導,他們也會一併拒絕馬來人及土著的鬥爭議程”。

巫統也希望甘榜馬來選民專注於種族和宗教議程,從而化解這次的危機。

所以,納吉指巫統絕不允許我國出現兩線制,這番話不會讓人感到意外,他在去年就宣稱世俗主義及自由主義將威脅伊斯蘭。

與此同時,納吉也向伊斯蘭黨示好,表示願意和伊黨一起履行伊斯蘭教義,共同建立一個完美的馬來西亞。

在505大選過後,巫統就打種族和宗教牌,目前令人擔心的是,巫統或許會逆民主而行。

譬如,兩線制是民主制衡的機制和模式,巫統拒絕兩線制,並把它和種族及宗教掛鉤,是否意味著今後會有更多追求民主的反對黨與非政府組織成員受到對付?

改變體制是另一個隱憂,比方說下議院倉促通過的2015年國家安全理事會法案,就被指奪取了國家元首的權力,也威脅大馬人權。

種種不尋常的舉止,說明了為何當初的“改革者”如今被非政府組織抨擊,它們也發動“不要獨裁者”運動。

巫統向伊黨伸出友誼之手,是要鞏固馬來票,也有進一步分裂反對黨陣線的意圖,但最終會否把落實伊斯蘭刑事法當作雙方合作的條件?國陣成員黨對此巫統內部演變,不能再保持沉默。

在政治危機籠罩下,走向保守路線,還改動民主體制,是危險的舉動,因為這不只無法挽回人民和外國投資者的信心,也將進一步打擊經濟,加劇民眾的生活壓力。

巫統基層這麼多年來在“馬來人困境及馬來人主權”觀念的潛移默化下,已經不敢走出框框,再加上傳統文化對領袖的效忠、利益的輸送及千絲萬縷的派系關係,降低了他們的危機感,因此不能期望改變從基層開始。

本屆巫統大會的氛圍預示巫統不只保守,還抗拒民主,這對國家轉型及經濟的振興都不是好事。

巫統領袖把太多心思放在政治及權位上,將無力協助生活已經苦哈哈的老百姓,民眾只能自求多福。(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8495#ixzz3u5k3vNcR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