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客的政治包装术

•张恒戴、 舒华•

政治家的口才

无演讲,不政治。

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当他们需要选民手里的选票时,当他们需要说服选民或者同僚推行某项政策时,当他们外交出访时……几乎任何政治活动中,都需要政治家发表演讲。甚至当他们退下政治一线后,还可以通过演讲赚取不菲的出场费。

好口才不是天生的,需要包装、打磨。奥巴马就曾向好莱坞明星乔治•克鲁尼请教演讲的策略及着装问题;英国首相卡梅伦,这个曾经害羞、绅士的英国贵族,最终 也继承了丘吉尔的传统,成为一个不错的演说家。即便是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刻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有其独特的演讲风格。

卡梅伦:演说前他最安静

英国政治家历来有演讲的传统,曾经发表过著名二战演讲的丘吉尔自不必说,连有口吃的国王乔治六世,都发表过流传后世的演讲。

现任首相卡梅伦高超的演讲技巧并不是天生的。据报道,他小时候不但成绩极差,而且极为害羞,几乎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卡梅伦从政后,得到了妻子的大力帮助。他的妻子萨曼莎在时尚界工作,为他的形象包装做了许多关键性的指导工作,把卡梅伦从糟糕透顶的演讲风格中拯救了出来。她给丈夫设计了一套新的演讲策略: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一定要先从个人谈起,再到社区,再到国家。

“他从不准备演讲提示纸条,全靠自己的惊人记忆力和冷静。”曾经贴身跟拍卡梅伦的摄影记者斯托达特说道:“每次上台前,他都喜欢一个人静处在角落里,凝神 思考上台后要面对的各种情况,以及该如何组织语句。人们可能只看见台上口若悬河的卡梅伦,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上台前的片刻是多么安静。”

奥朗德:女友调教出的总统范儿

奥朗德这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也站着一个善于包装的女人。她就是现在的法国“第一女友”瓦莱丽。

在瓦莱丽的调教下,奥朗德的总统范儿渐渐显示出来。他还从美国聘请专家纠正发音瑕疵,经过训练后抑扬顿挫的新语调,甚至让许多左翼党派的支持者联想起当年的密特朗。

与卡梅伦不同,奥朗德在年少时就已经擅长演讲和组织工作了。他的父母都曾经密切参与政治。他的母亲是社会党的支持者,曾带他去听社会党总统候选入密特朗的 演讲--那是他第一次听到政治演讲,因而印象非常深刻。见过奥朗德竞选演讲的人,想必会对他演讲的姿势印象深刻:左手握紧拳头贴近前胸,右手高高扬起在空 中挥舞,身子微微前倾抵住演讲台。奥朗德也承认,这些手势和说话的方式是在模仿密特朗。

默克尔:女人反而更直接

冷漠、内敛、刻板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给人的印象,这或许与她的专业有关。默克尔学的是物理学,毕业后一度在原东德科学院的物理化学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这 也影响了她的演讲风格。她不注重经过推敲而来的语言,而是言简意赅,赢面现实。更重要的是,她不太愿意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现代政治生态中,这种风格显然不占优势。于是2005年在与演讲经验老到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展开竞选时,默克尔不得不想其他办法来应对。在大选前的一次辩论中,默克尔几乎原封不动地抄袭了美国前总统里根一次演讲中的几句话。

如今,默克尔的演讲风格也逐渐成熟起来,冷静、简洁、有力,这让她在充满激情的政治家演讲中,多少显得有些独特。

贝卢斯科尼:老夫聊发少年狂

2008年5月,意大利众议院曾对贝卢斯科尼政府进行过一次信任投票。在大会上,贝卢斯科尼当然要做一番演讲,但在演讲期间,他的目光迅速捕捉到了新风景--坐在会议席另一端的两位新来的美女议员。演讲一结束,老贝就给美女议员传了一张暖昧纸条。

除了风流之外,老贝演讲时还经常大放厥词,口无遮拦。曾经有一次,他在欧洲议会进行演讲,嘲笑一名曾对他有过异议的德国籍议员应当在电影中出演“纳粹”的角色。对此他不仅不道歉,还对自己演讲中的那部分内容感觉良好:“这是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笑话。”

卸任意大利总理前,贝卢斯科尼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其演讲风格还是大开大合、表情搞怪,动作夸张。讲到兴头,能把一条腿抬到桌子上去。有人觉得他是个政治无赖,但是也有人很喜欢这种风格,《滚石》杂志就曾经将他评为“年度摇滚之星”。

发型和穿着

在历史上,美国人几乎从不会选一个大肚子的人做总统。他们大概普遍相信一个道理:一个总统如果连自己的腰围都管理不好,如何管理一个国家?

在西方很多国家,官员的公众形象设计已发展成一门大学里普遍教授的成熟学科。一般来说,西方政客都具备一些普遍特征:他们大都面貌整洁、 体型匀称、谈笑风生、彬彬有礼;正式场合西装革履、高雅庄重,深入民间则一身朴素、轻装简行;非常时期甚至能卷起裤管,挽起衣袖,一副不怕脏不怕苦、身先 士卒的觉悟。

实际上,很多西方国家的官员形象塑造已经达到量身定做的地步。一个例子是两届美国总统小布什和奥巴马之间的鲜明对比。小布什出生于德州富豪之家,说话带有 浓重的方言口音。但他没有选择纠正发音,反而强化口音,并突出牛仔特有的颠步走姿,常常身穿传统西部服饰,成功塑造了一个憨厚坚强的牛仔形象。

与小布什走敦厚路线截然相反,奥巴马竭力打造一个睿智干练的精英形象。奥巴马出身草根,带有黑人血统,能走上总统之位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美国梦。 2008年竞选总统时,他极力展示自己出类拔萃的个人魅力和领袖力,在公众场合神采奕奕却从无激烈的情绪波动,一度被媒体称为“酷哥”和“淡定哥”。

奥巴马也不忘秀出自己的平民出身。比如2009年奥巴马在圣路易斯为棒球全明星赛时开球时,就穿着一条宽松牛仔裤,时装界称其为“老妈裤”。

到了2012年大选,奥巴马的形象产生极大变化。从前强调年轻朝气的整洁面容不再,相反,出现在媒体中的奥巴马始终表情严峻、眉头紧锁,头顶白发丛生、脸上皱纹深刻。很明显,这次奥巴马的公众形象走的是硬汉加苦情路线。

西方政客们精心打造出来的形象并非每次都能收获预期效果,有时形象塑造过头,也会带来麻烦。比如,小布什卯足力气要把自己和东北部的知识精英们区分开来,却一不小心让人们以为他智商有问题。奥巴马因为刻画冷静过于用力,一不小心被对手抨击为“缺少情感体验的自恋狂”。

贝卢斯科尼是西方政坛的极端个案。他早就因为性丑闻、腐败指控和米兰遇袭等一系列事件而形象大损,却还相当臭美,很勤快地进行头发移植和整容手术,导致5 天内发型变了三次:先是前额上头发浓密,两天后前额头发突然神秘消失,又过了两天,那头发又像变戏法一样变了回来。连比尔•盖茨都看不下去了,跨界吐槽 道:“亲爱的贝卢斯科尼,你忽略了全世界的穷人。”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07期,摘自2012年第25期《看天下》、《博客天下》)

登入为: admin
2013年妙文共享(1)/西方政客的政治包装术.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1/08 08:07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