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巨额国家财富是怎样被瓜分的

黄立茀

“大众私有化”变了颜色

苏联人民经过74年的艰苦奋斗,使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强大的工业国,跃身为世界第二超级大国。苏联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1990年,国家所有制 经济占90%以上。1992年1月俄罗斯开始实行大规模快速私有化,俄的私有化,实质是对全体人民70多年劳动积累的巨额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1992年 1月,俄罗斯启动私有化第一阶段——证券私有化阶段。1992年10月1日起,全国居民每人发放一张价值一万卢布(当时约合32美元)的私有化证券,可用 于购买企业股份,也可出售和馈赠。当时共发放近1.5亿张,约占国有资产的35%。同时,主要对小型企业,也对一些大中型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当时进行私 有化改造的企业3/4以上选择了职工持本企业股份51%的优惠方案,加之老百姓人人领到了私有化证券,使俄罗斯私有化确实显现出“大众”的色彩。1994 年7月1日后进入私有化第二阶段——现金私有化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支付现金购买企业的股份。

令人深思的是,随着私有化进一步推开,“大众私有化”变了颜色--广大人民并没有进一步成为国有财产的所有者,却逐渐出现大规模国有资产向少数人集聚的现 象。据称,金融寡头集团控制了俄一半以上的经济。新俄罗斯经济精英的出身结构更耐人寻味。俄学者的研究表明,新经济精英群体61%出身于原苏联官员。这意 味着苏联人民创造的大规模国有财产落入了少数人的腰包。

原始市场制造财富神话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1986年开始进行经济分权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本意,是通过下放经济管理权力,激活合作社、租赁企业、个体劳 动及国营企业等各种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为国家创造财富。而一些经济管理官员和厂长却窥测到了经济混乱中蕴藏着个人致富的巨大商机,他们“明修栈道,暗度陈 仓”,悄悄地搞起了自发私有化。 常见的侵吞国有资产的方法有两个。第一个是简单地把国有企业的财产改变为某个新建的股份公司的资产的组成部分。第二个是通过简单的“租赁加赎买”把国有资 产变为私人所有。

经济管理官员攫取财富的另一平台是自发市场。苏联时期由于轻工业落后,生活用品经常短缺:同时,苏联工业产品与国际市场存在巨大差价。在巨大利润的刺激 下,人们倒买倒卖,苏联形成了俄罗斯学者所称的“自发的、不受任何控制”的市场。诚然,自发市场也向普通百姓敞开财富之门,但是由于平民百姓没配置经济资 源的权力,只能挣个辛苦钱。而经济管理官员们在自发市场上却是大手笔--他们能够搞到国际市场短缺商品的出口配额,进而搞到石油、铝等国际市场紧俏的原 料,用成列的火车运往西方,拿回百万、千万美元的利润。

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实施经济休克疗法,经济运行陷入混乱和失控,通货膨胀率高达8000多倍,俄罗斯的原始市场近乎疯狂,出现了商 品、金融、场权全方位的投机市场。在投机市场中,苏联时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官员的财富以滚雪球的速度膨胀起来,迅速完成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俄罗斯形成 了“权贵资本主义”、“寡头资本主义”。

官员权贵窃取国家财富

一位俄罗斯学者的研究表明,俄罗斯经济精英1988年时52.6%是身居高位的权贵官员,33.4%是一般官员,只有1%是非精英。奥•克雷施塔诺夫斯卡 娅还对新经济精英在苏联时期的政治身份作了具体的研究和区分,指出.1993年时俄罗斯的经济精英近61%出身于原苏联官员,其中37.1%出身于共青团 领导,12%出身于苏共领导,4.3%出身于苏维埃领导.37.1%曾为各部机关的领导,其中5%过去地位最高的领导者,领导职务是由苏共中央政治局直接 任命的。根据同一研究,俄罗斯新银行家群体的88.2%由苏联国家银行工作者组成,私有生产机构的42.8%由苏联生产领域工作者创立。

上面的数据说明,俄罗斯新经济精英多数由苏联时期的官员演化而来。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376期,摘自《同舟共进》)

登入为: admin
2010年妙文共享/前苏联巨额国家财富是怎样被瓜分的.txt · 上一次变更: 2011/06/08 11:2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