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的错置

《东方网》群英会  2015年11月19日 | 作者:林建荣

教育资源的错置

在各城市地区,尤其是雪州及新山市区一带华小面对学生拥挤之际,一些偏远地区的华小却面对学生日益减少,甚至没有学生而將关闭或「停止操作」的命运,太平大直弄海岛上的益华小学,就是最新的一个例子。

这间建于1939年的华小,在1960年代最辉煌时期,学生一度达300人。然而,隨著岛上居民外迁,人口越来越少,目前只剩下约150人,岛上已没有孩童,近几年来董事部一直都在找寻新生,可是却没有学生来源。因此,隨著两名毕业生今年离校后,明年若没有新生来报到,恐难逃关闭或如马华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所宣称的「停止操作」命运。

依据该校代董事长蔡水来所言,为了避免学校关闭,也有热心单位表明愿意资助,来该校就读的学生每月一笔津贴,同时为了避免学校被关闭,该校数年前曾通过马华,向教育部申请迁校,但至今依然未有下文。

不过,据张盛闻所指,过去10年,国內一些地区因为人口流失,学校没有学生来源而计划搬迁,但迁校需具备条件才能成事,即有某所学校计划搬迁,以及有某个地区需要学校、是否有适合的建校地段等。而目前,霹雳州內未有地区缺乏华小,雪州蒲种、莎阿南和柔佛需要华小,但这些州属本身境內已有华小待迁校,不需要跨州的学校。

然而,当局却忽略了许多城市华小的高师生比例的局面,一些华小严重爆满,每班人数高达50人,根本不符合教育原理,不管对教师或学生,都是一种伤害。可是这些华小有需求的地区,却面对华小迁入不易,增建更难若登天的局面。

因此,董家教和华社为了保住没有学生来源的华小,资助学生到来求学,儘管用心良苦,却是一种资源的错置,也反映了政策背后的偏差。

如教总今年初发佈的调查报告,在2014年,全国共有453所学生人数少于150人的微型华小,佔全国华小总数的35%。其中的44所的学生人数不足20人。在迁校不易的局限下,这些学校又会否步上大直弄益华小学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