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執法鬆散衍生人禍

《星洲日报》2015-11-14 12:43

電子煙泛濫與加叻大道發生泥石流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件,但卻同樣暴露了政府執法和管制上的弱點。

電子煙的入侵已經有好一些日子,然而當局卻後知後覺,在電子煙形成一股風潮,年輕人和學生抽起電子煙,網上瘋傳一名婦女輪流讓孩子吸電子煙的視頻後,政府才緊緊張張的擬定條例,要管制電子煙。

我國有1952年毒藥法令及1985年危險毒品法令管制尼古丁的買賣,但衛生部卻沒有執行,以致讓18歲以下的青少年輕易接觸到含尼古丁及各種化學成份的電子煙。

管制行動緩慢,立場搖擺不定,導致許多未成年者的健康受到電子煙的危害。

新加坡在關係到人民健康和衛生的課題上,向來行動快速。新加坡煙草法令闡明,進口、分銷或售賣電子煙、電子煙管和電子雪茄是違法的;初犯者每項罪名面對最高5千元罰款,重犯者則面對最高一萬元罰款。最近,新加坡衛生科學局也警告,進口電子煙屬非法行為,網購後運來新加坡也算違法。

新加坡有法令禁止電子煙,大馬還沒有相關法令,但即使有法律,相信執法也是三分鐘熱度、虎頭蛇尾。

譬如,根據沙巴州1997年野生動物保護法令,任何人在州內擁有、出售或食用海龜蛋,罪成者可被罰款5萬令吉,或監禁5年,或兩者兼施。但是,在招待鄉村及區域發展部長依斯邁沙比利等政府官員及巫統領袖的宴會餐桌上竟然出現被政府全面禁食的海龜蛋;高官沒有醒覺,又怎能奢望民眾守法?

此外,在山打根市區,海龜蛋販子繼續光明正大的售賣海龜蛋,這些人不會把法律放在眼裡,因為他們知道可以講人情、官員不會嚴厲執法。

在巴生河流域,電燈柱、路牌掛滿或貼滿各種街招,這是吉隆坡獨特的現象。目睹這類奇景的外國人,不會認為我國是先進國,因為先進國不會有這樣的醜態。

吉隆坡市長莫哈末阿敏日前建議嚴懲涉及非法街招的印刷商,將刑罰提高到5萬令吉及鞭打。若不改變執法態度,這根本又是講爽而已。

回到加叻大道52.4公里處發生的泥石流事故,因為有樹桐被洪水衝入大道,所以工程部長法迪拉懷疑森林深處有伐木活動,惟彭亨州森林局局長莫哈末法依斯否認是非法伐木活動造成泥石流,但他承認國能之前在那裡建設連接文冬至森美蘭良冷的電纜工程。

不管砍伐樹木的活動是否合法,森林局都應該做好監督、管制以及修護工作,因為過度砍伐會造成土蝕、泥土流失,長年累月會形成泥石流。這是人禍,而不是自然災害。

這些年來泥石流災難不少,比如2011年8月,金馬崙一座建在山坡上的原住民村遭數以百噸計的山泥夾帶洪水襲擊,摧毀了6間屋子,有7人被活埋,2人受傷。

去年年尾的東海岸大水災也歷歷在目,洪災的其中一個肇因是非法伐木及開發活動,但是沒有人因此受到對付或被追究責任,當然森林的執法行動和效率也沒有因此而提昇。

政府拒絕成立皇家調查委員會調查東海岸大水災,也沒有從中吸取教訓,在雨季即將來臨之際,非法開發活動如同計時炸彈,隨時會奪走人命。

【相關新聞請點大事件:取締電子煙風波】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8232?tid=35#ixzz3rRw1FSKx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