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与一党专政

24/10/15

作者/来源:新加坡文献馆

新加坡官办的党报刊登了一篇《多党政治的迷思》,基本意思是说:世界上的民主政治已经濒临死亡边缘,而一枝独秀之新加坡的一党专政,是一个具可行性的模范政治样板。

西方民主世界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是一个客观现实,但是,由此而得出美国的民主已经死亡之说,是无所根据之,既轻率又严重的误判。

把西方民主沦落到今天的窘境,归咎于多党政治的弊害,借此来否定多党政治的良性贡献,是选择性的说法,别有居心,违反了论证必需持平的根本道德要求。

文章引用了郑永年的观点来反对民主政治: ‘ 随着西方社会利益高度分化,多党民主开始运作不良,往往形成政治僵局。政治僵局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恶化问题。 ” ; “ 传统上政党是社会力量的整合手段,但现在已经演变成社会分化的工具。在非西方国家,建立在多党政治之上的治理问题,要比西方更为严峻,尽管多党,但并不能发展出民主政治;相反,一些国家已经演变成‘失败国家’,更多的是处于‘失败国家’的边缘。” ’

这一个说法是把一个民主运作不良的技术性问题,错误的看成是民主政治出现了问题。本质上,这是两个全然不同的议题,有着层次上的根本性区别,不能鱼目混珠。

西方民主国家和非西方民主国家,之所以无法解决问题,反而恶化问题,进而变成失败国家,是因为这些国家在民主政治的操作上,背离了民主精神。这些国家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民主政治有名无实。说白了,这些国家是打着民主的旗帜,却干着不民主的勾当。

对这些国家而言,包括新加坡在内,明显的,解决当下社会危机的最佳途径,是回归符合民主精神的政治架构与政府行政运作。

诚然,许多学者在质疑民主政治,并且深度的讨论民主政治带来之种种经济与社会问题,但是,质疑与讨论的目的,并非为了否定,更不是摒弃民主政治,相反的,却是为了重新认识民主政治,期望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塑造一个与时俱进,更符合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

事实上,文章引述的福山观点: “ 现代民主的一大败笔,在于它无法提供人民对政府的实质要求,这就是:保障个人安全、共享经济增长,以及实现个人机会所需的教育、卫生、基础建设等条件。 ’ 所要指出的,就是回归民主政治正轨的必要性。如果把现代民主的一大败笔之说,解读为福山否定民主政治,那是一个十分严重的误读,彻底颠覆了福山的讲话。

另外,文章也引用了卡特的观点:‘ 今年高龄90的前总统卡特,对美国的民主也颇有微词,他宣称美国的民主已经死亡,现在只是寡头政体(oligarchy),意思是由少数有钱有势的人或集团在操控。用我们的话来说,其实就是金权政治。’卡特是在感叹寡头政治已经取代了民主政治,进而期待美国能够回归民主政治的正轨。美国民主已经死亡之说,并非否定民主,而是寄望民主能够起死回生。分辨不了民主死亡之说的真正含义,那是彻底误读了卡特讲话的意思。

文章也提到了中国模式;何谓中国模式不得而知,不过从一般性阅读中可以知道,中国的政治环境有日益开放兼且包容的迹象,政治生态从党内民主逐渐扩大到社会民主,允许更多的民间人士参与到国家机关的政治议程之中。简言之,民主政治在中国模式中,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参与机制,为世界的民主议程提供了正能量。

由此可见,只要把《多党政治的迷思》所论述的不正确观点,纠正过来,真相就一览无遗,事实是,民主政治只要回归正道,肯定会有大好的前途,又岂能会是乱象毕露,已经穷途末路的悲惨处境?

历史上,上世纪80年代的四小龙经济,的确的,曾经一度挑战了民主政治是经济发展之先决条件的现代化理论,但是,不幸的很,在1997年的经济风暴之后,所谓的亚洲价值观之独裁政治有利经济发展之说,昙花一现之后,已经沦为历史。

一党专政是新加坡在国家治理上独树一帜,成效卓著,长期以来避免多党政治弊害的模式; 这是无稽之谈,是杜撰之白日梦。实际上,至今,还未有西方学者与社会舆论,胆敢全盘否定民主政治,进而倡议一党专政之独裁政体。除了天真烂漫的新加坡华文媒体之外,既便是新加坡英文媒体的聪明人,也不曾出现如此荒诞之口无遮拦的赞颂强权专政。

推崇独裁政治是与人类文明演化背向而行的言论,开历史的倒车,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是新加坡华文报业的笑话,更是人民行动党政府的笑话。

《新加坡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