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真相网 作者:许国伟 时间:
不过三年的时间,首相纳吉在民调的支持率,从近七成跌到二成多一点。
三年前,就在全国大选之前,当时经济前景让大家感觉还不错,美元兑令吉都徘徊在1:3,加上纳吉政府当时发放一马援助金,民调对纳吉赞誉有加,支持率达到69%。
但自此后,纳吉政府的支持率就一路往下,随着经济变糟,加上七亿美元政治献金课题及1MDB风波,现在的民调数字只有23%的支持率,较大选时跌了一半。
其中,马来人的支持率相信才更是让纳吉及纳吉政府心惊胆颤的,跌至新低,即只有31%。
踏入今年,经济变糟,政治溷乱,行政空转,信用大跌,负担加重,这一些人民都看在眼里,感受也极深。
当然,纳吉政府的行政团队可以不理会民调,但人民的直接感受恐怕不是当官的自圆其说,就能敷衍过去。
引发民怨必有原因
今天即使没有民调,任何一个务实的政治领袖都可以知道,或可以想像到民怨到了什么地步。那么问题就在于,纳吉及纳吉政府如何应对民怨?
让人民痛骂一顿,固然是暂时纾解怨气的方法之一,只是现在这个政府缺乏自信到连让人民出口怨气的勇气,已经越来越少。
即使能防堵民怨,或对民怨充耳不闻,但是到了年底的巫统大会,直接面对代表时,难保不会变成一场炮声轰隆的批判大会。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也不是一天崩坏的。一个政府领袖从曾经多人期待与颂扬,到今天成为民怨矛头所指,一定有许多原因,相信其中不离大卫‧欧文所提及的因素。
坠小集团政治陷阱
南方朔曾在文章里提到曾任英国外相的大卫‧欧文所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疾病与权力》,该书分析了近代领袖的各种身心疾病。
他说的疾病,不是真正的生理上的疾病,而是因为权力而衍生出来的自以为是,独断独行,傲慢狂妄,躁动无能。
政治领袖产生这种疾病的源头,不是权力本身,而是因为权力的集中,使到领袖趋向孤立,偏爱自己的小集团。
在小集团里,领袖是最舒服的,被自己人包围,被自己人颂扬,听自己人的话,然后做出最符合自己人利益的决策,这种小圈圈的决策,让领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纵观政坛,相信不仅是国阵领袖会陷入这权力陷阱,目前也尝到执政权力滋味的民主行动党、人民公正党乃至伊斯兰党领袖,若不自我警惕一样难逃这权力陷阱。
主观意愿错不在己
一个政治领袖走到这地步,是最坏的程度了吗?不是。最坏的程度,在于政治领袖不觉得自己是问题的核心。
一个领导威信跌到让人不忍卒睹,仍然不愿下台求去的政治领袖,在他们主观意愿里,错不在自己,因此没有必要辞职。
不下台,当然还有现实考量,就是没有什么比保住党主席大位更重要,哪怕政局陷入僵持,对立及混乱。
因为党主席大位就是“青山”,有了青山不怕没柴烧,柴就是官位与资源,继续拥有分配官位与资源的权力,以赢得支持。
这样下去,会是什么情况?说白了,就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这,才是最坏的程度。
原载《南洋商报》最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