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牌出现爪夷文和中文,有问题吗?

来源:每日蚁论   2015年8月23日 上午 11点30分

 Edgar Ong

砂拉越焦点:砂拉越历史最悠久和第二大政党,人民联合党(SUPP)的主席沈桂贤, 于周四(8月20日)在他的个人面子书发表以下评论:

“古晋(#DBKU)老城区的路牌是双语使用(英语和华语)。随着时间推移,双语变成马来文和华文。

“最近,它成为(原文如此)只有马来文,这无法反映出传统,种族大熔炉和包容性,尤其是带给来自中国游客的便利性。为什么砂拉越要遵循马来半岛(原文如此)?为什么不能是马来西亚的其余地区依循砂拉越?”

无论是否缺乏重要的议程,或是满足冲动或为了取悦在权者或其他一些自我中心的原因 ,一个地方的部门或其他地方的市议会觉得需要改变道路,小巷、街道,甚至是地方的名称。

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重要,目前的名称是否符合宗旨,地理上的位置,或连接到它的历史元素,他们就是会简单地为了改变而改变。

有什么能为这种难以理解的行动或借口辩护?

路名更改的原因有很多。

我给予一些在古晋重新被命名的例子:

-避免冒犯穆斯林,Pig Lane更改去Park Lane。

– 皮尔斯路(Pearse’s Road)改去王其辉路(Ong Kee Hui road),把殖民地名称以马来西亚当地政治家的名称取代。

– Datu路改为Ajibah Abol 路,以一个真实马来女性政治人物的名称取代一般的马来标题。

– Rock Road改为Jalan Tun Openg, 为了赞誉砂拉越的第一任总督,虽然现在Rock Road仍然存在,是原始长度的三分之一。

– 汤申路改为东姑阿都拉曼了,与马来西亚第一任首相的名字取代殖民地遗留的名称。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大多数情况下,易名是相当有效的,也被当地人所接受。

然而,现在很多的不满是因为为什么有关当局,无论是部门或委员会,选择拆下有爪夷文和中文双语的路牌。

即使是以华裔闻名,以名字命名的道路,这是需要华文字符的。

例如,友海街(Ewe Hai Street)的中文字符已被删除。

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他们已经作出特别规定,他们的路牌至少有两种甚至是三种语言。

我记得在夏威夷檀香山,所有的街道名称是英文和日文版(后者是因为日本人是他们最多的入境游客!)

如果我们放弃中文文字只是因为我们要仿照西方,如果只是马来半岛已经这样做了,那将是最荒谬的一个原因。

我们生活在砂拉越,我们不是在马来州属!

关于道路易名的另一个问题是许多古老的名字被换成新的名字,而这些更动都是没有理由,选择马路命名的通常是那些属于没有多少地位的人或无法为自己做主的人。

在另一方面,这种感觉是如果路名确实需要改变,那么有一些“通用”的马路确实需要修改,比如说绿道(Green Road)、橡胶路( Rubber Road) 或者香蕉路(Pisang Road)。

毕竟,这些道路不再葱绿,它们也没有橡胶或香蕉种植园那样在沿着公路两侧盛产。

所有之前的样貌早已不复存在。

事实上,当一个就足够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仍然要有两个福州路(#1和#2)?

那么,为什么没有客家路,甚至是马兰诺路呢?

那是否仍然需要铁匠路或电力路?

不久后,沈桂贤写了一封信给我们的首席部长阿德南,后者同意将恢复已被更改受影响的双语(爪夷文和中文)路牌。

有些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小而显著的胜利。

这是一场胜利,我们除了在马来西亚的其他州属,因为我相信除了槟城,我们砂拉越在大多数旅游景点以及其他地点,是唯一同时使用爪夷文和中文路牌。

这历史悠久的做法已逐渐失去。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32648#sthash.Ho9nemYN.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