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一周军情:把酒祝东风

席亚洲席亚洲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发表时间:2015-08-23 09:49:10

中国首次抗战胜利纪念阅兵式即将到来,国内媒体已经进入了“阅兵倒计时”模式。今年5月8日俄罗斯阅兵式前,几张“阿玛塔”坦克“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照片一度引起各国关注,而这次在中国大阅兵前,东风-5号导弹将再现天安门前的传闻,东风-41导弹的试射,以及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第五次试飞,已经把各国媒体的视线吸引到了捍卫世界和平的重要支柱——东风导弹身上。

此外,本周中国与俄罗斯举行了联合海上军事演习,中国这次派出的舰队主力战斗舰艇是两艘驱逐舰、两艘护卫舰。而俄方却只有1艘护卫舰,2艘轻型护卫舰和4艘导弹艇,而且这次还带来了2013年中俄上次日本海大演习中没有出场的远洋拖船。虽然如此,这次演习依然让中俄共同的近邻日本相当紧张,这背后又有什么故事,我们下面慢慢分解。

把酒祝东风!

不久前,关于东风-5导弹将时隔几十年后再次亮相天安门广场的消息传出,网络上大家已经开始猜测这次亮相的东风-5导弹会有什么特别之处。周一,美国著名“中国导弹试射新闻站”——《华盛顿自由灯塔报》按照其一般报道中国导弹试射消息的节奏,在试射后半个月左右,从五角大楼获得消息,报道了8月6日中国东风-41导弹首次分导式多弹头试射的消息(此前网上曾有人假托《灯塔报》名义传播这个消息,应该是“卧草党”网友所为)。周六一早,《自由灯塔报》突然放出消息,称中国在19日进行了第五次WU-14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试验,报道时间距离试射只有4天,可以想见这位“深喉”先生在给格茨记者透料的时候有多激动。该文称,五角大楼的“消息源”指出WU-14在飞行过程中首次试验了机动规避动作。

网传的东风-41发射车

《自由灯塔报》记者比尔·格茨是关心中国军力发展的网友经常听到的一个名字,这位资深记者显然在五角大楼内拥有相当的人脉,逐渐变成了五角大楼内鹰派势力的传声筒。从东风-41试射和WU-14第五次测试两则消息传出来的时间对比,可以窥见高超声速试飞在这些满脑子冷战的“活化石”们心灵中造成了多大的阴影——相比之下东风-41导弹携带MIRV是属于“美国人假装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早已经有了”的技术,笔者之前报道过,有一些不被别人核弹瞄准就不舒服的美国将军们觉得,东风-41的MIRV或许让他们感觉更“安全”些。但高超声速导弹不一样,美国人现在对这东西有点心理阴影。

美国人对高超声速试飞的阴影当然来自他们自己几次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试飞的失败,同时他们对俄罗斯的高超声速导弹试飞的评估一样也是“至今为止尚未有成功记录”——相比之下美国人至少成功过一次,就是那次著名的陆军AHW飞行器击中夸贾林群岛靶场的试验。

AHW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外形想象图

关于高超声速试飞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著名网络航天科普作者KKTT的博客上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再赘述。仅就此前笔者在以前的文章里出现的一些错误说法加以更正,由于写作相关文章时获得的资料有限,错漏难免,望读者原谅。

首先,对于高超声速滑翔器而言,初始速度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指标,因为这种飞行器在其滑翔过程中是不能通过自身的发动机系统重新提升速度的,只能依靠较好的升阻比特性在大气上层特定高度层高速滑翔。所以如美国HTV-2、航天飞机这类能够滑翔上万公里的飞行器,其初始速度都要达到20倍声速以上。而在滑翔过程中,根据热防护技术水平等技术能力,其速度下降速率也是不同的。对于航天飞机而言,末端速度会下降到很低的水平,以便着陆。而对于高超声速导弹来说,只要把速度控制在让导弹自身不至于烧毁、自身能够制导的水平即可。

而比HTV-2这种20倍声速滑翔器技术难度稍低一些的,则是类似美国陆军AHW这一类的飞行器,其初始速度在14马赫左右,飞行中速度下降到10倍声速左右。这个档次的技术是目前中美俄研制实用化高超音速滑翔器的主要目标,因为它更具工程学上的可行性。WU-14就是属于此类产品。

至于WU-14的基本外形,笔者曾根据相关论文认为应该是接近HTV-2的升力体外形,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恐怕不能做如此的断言,或许类似AHW的带翼面旋成体可能性更大一些。

2012年时,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姜宗林研究员,向媒体介绍该实验室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激波风洞研制情况

最后,KKTT在他的文章里提到,有些文献中提到的“增程”作用,实际上并不明显。由于高超声速滑翔器的结构和控制比传统的弹道导弹弹头更加复杂,携带同样重量的战斗部,高超声速滑翔器很可能要比传统弹头重,因此同样的助推载具投掷高超声速滑翔器时关机速度就要低一些,从而抵消了BGV远距离滑翔带来的增程效果。

不过关于这一点,笔者还有疑惑,因为美国在试验AHW飞行器的时候,其最近发射失败的一次当中就计划使用“北极星”导弹为基础的火箭将AHW飞行器发射到6000公里距离外,而“北极星”导弹原本的射程为4600公里,这样看来高超技术的增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当然,那次试验中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了,所以也没办法知道这样的增程效果是否能够实际实现。

而在我国的高超声速滑翔试验中,最近的第五次试验飞行距离最长,达到1500公里(并非美方相关报道中的2000公里左右),根据报道,其飞行方向指向我国中段反导试验基地。也就是说,美方所说“观察到规避机动动作”的说法是有可能的。

但目前关于WU-14试验飞行器最终可能发展成什么样的武器,究竟是作为东风-26中程导弹的战斗部,用于执行“区域拒止”作战,也就是打航母和各种高价值地面、海面目标;还是进一步发展成射程上万公里,安装在东风-5和东风-31、41导弹上面,作为突破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杀手锏”。这确实还很难推测。

不过由于WU-14的飞行试验全部是由长征-2号火箭发射升空,而东风-5导弹和长征2火箭基本是系出同源,那么合理的想象之一就是它或许最终会发展成可供洲际导弹使用的弹头,尽管它实际并不会延长多少导弹的射程,但由于东风-5导弹本来射程就足以覆盖美国全境,用了高超声速技术的弹头显然可以大大提高这种年事已高的导弹的突防能力。

关于本次阅兵的东风-5导弹,目前传闻都倾向于认为这是东风-5B导弹,装备了分导式多弹头。如果是那样,我们可以注意一下它的头部,如果是一个巨大的浑圆型或者近似于圆柱型的样子,那就可以判断这枚导弹可能是东风-5B,或者更新型号的导弹。而如果它仍是和1984年时一样的锥形头部,那么这可能就是党和人民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对这位在风波诡谲的日子里捍卫了国家尊严的“老兵”的“致意”了。

9月3日阅兵式彩排时的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本周中国公开了“冯如奖”提名名单,其中就包括了超燃冲压发动机专家王振国,并提到“超燃冲压发动机及其地面试验、飞行试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实现了技术水平的跨越”,这短短的一句话,意味着美国此前自以为远远领先于中国的X-51A超燃冲压发动机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验证飞行器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领先,中国很可能已经进行过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空中试验。

从上述新消息来看,中国在高超声速武器技术方面,与美国是处于总体“并驾齐驱”水平,实际工程应用方面,由于中国已经积累了5次飞行成功经验,可能还要比仅成功过一次的美国更高一些——毕竟航天飞机和X-37再入阶段的高声速飞行的减速过程与高超声速导弹完全不同,可能并不能为导弹研制提供太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不论如何,在本周这个喜讯频传的日子里(虽然喜讯都是“出口转内销”,让人有些好笑),我们还是把酒祝“东风”:感谢他们对人民安全和世界和平的贡献!我们满怀期望等待着,9月3日将通过天安门广场的6个方阵,7型“东风”导弹的正式亮相!

问苍茫东洋 谁主沉浮?

本周媒体关注的另一件大事,是中国与俄罗斯进行的“海上联合2015”军事演习,在这次演习中,我国出动了7艘战舰,而俄罗斯出动了13艘舰艇。看起来似乎俄军编队数量更多,然而只要看到双方舰队的照片,恐怕明眼人都会不禁莞尔。昔日强大的红海军今天已经到了这般地步!

今年中国出动的7艘战舰中包括一艘051C型驱逐舰,一艘“回娘家”的“现代”级驱逐舰,2艘054A型护卫舰、一艘大型船坞登陆舰、一艘坦克登陆舰和一艘大型综合补给舰。

而俄罗斯方面,编队中唯一大型战斗舰艇是一艘“无畏”级大型反潜舰,然后就是4艘“毒蜘蛛”III级导弹艇和两艘“格里沙”级轻型护卫舰,加在一起排水量还没有我军一艘“现代”级大,此外还有两艘老式登陆舰,两艘扫雷舰,一艘油料补给舰和一艘拖船。虽然“光荣”级导弹巡洋舰也参加了演习,但是编队中没有她,看着似乎就……

俄罗斯海军此次派出了一票……小船

有的读者可能还记得,2014年俄罗斯海军“瓦良格”号巡洋舰访问上海时没有带拖船同行,当时还让海军爱好者们纷纷感慨近年来俄罗斯海军果然维护状况比以前有很大提高,你看这主力舰出门都不用带着拖船了……

没有想到的是,时隔一年,俄罗斯远东舰队又以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姿态出现了。原本笔者还想再看看“瓦良格”号,看看去年登舰参观时看到的那个绑住舱门的绳结还在不在的。现在看来,这艘80后老舰经过去年从欧洲到远东的这一番长途跋涉,现在大概也真得好好疗养一阵才能再出来活动了。而另一个原本笔者曾憧憬的场景这次也让人失望地看不到了,那就是中俄两国的“现代”级驱逐舰并排破浪航行,我军的灰色甲板和俄军的红色甲板在大海上相映成趣……理论上来说,俄远东舰队目前有两艘还堪出动的“现代”级驱逐舰,分别是“保卫”号和“敏捷”号,然而这次不知道是因为这两舰都在维修保养状态,还是出于其他考虑,俄军并未派出一艘“现代”和一艘“无畏”的标准配置,而是让“潘捷列耶夫上将”号大型反潜舰如众星捧月一般在好几艘导弹艇和轻型护卫舰的簇拥下开了出来——后面还有一艘随时待命的拖船……

笔者写作本文时,石油价格已经下跌到40美元一桶,对于俄罗斯来说这简直就是冰天雪地里被人兜头一盆凉水。

瓦良格上的绳结,你还好吗?

理论上来说,今年俄军的军费是创了历史新高,然而这与俄军目前实际表现出来的状况并不相符。一方面是其空军近半缺乏维修的飞机被迫停飞,海军大部分战舰停在港内维修,陆军则连平时正常训练都组织不好,不得不靠全军大比武和总统没事就来个“紧急战备检验”的方式来抓训练和战备。不知道到今年年底,盘点俄军军费落实情况,那数字到底会有多难堪,反正上礼拜我们就提到过梅德韦杰夫已经出来说要削减军费了,实际上那更像是为了让军费落实比例不要太低而玩的文字游戏。

幸好的是,对于俄罗斯来说,他们面临的局面是“我们一天天烂下去,但我们的敌人比我们烂的更快”。君不见周末前西方国家号称“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空降演习”中,11个国家仅拼凑了4000多人……

“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

就算俄罗斯只剩下它军队中最精华的那一小部分军力,说实话也真是足够碾压今天的欧洲国家了——前提是美国不要掺和,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把目光从欧洲收回来,在日本海周边,除了中俄,还有朝鲜韩国和日本三个国家,这里面朝鲜韩国互相较劲,没空到日本海上来找麻烦,那么唯一一个和中俄关系都不太好的国家,那是谁就不言自喻了。

最近有在日本留学的朋友提到,现在很多日本人的想法很奇怪,他们觉得就算事情发展到最糟的程度,和中国、俄罗斯开打了,只要美国在日本有驻军,最后日本也不会怎么样。所以对安倍晋三的这一套政策,他们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反感”。

泰州舰回娘家了,当然无论日本人怎么想,中俄都应该感谢海上自卫队这个尽职尽责、技术过硬的盗撮(偷拍)摄影师

这种“日本特色”的“想当然”对于外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就好像1945年想和苏联“结盟”时提出“西乡隆盛是个大胡子,斯大林也是个大胡子,所以他一定好说话”的怪论一样,感觉就好像他们自带“除了我以外智商都降低50”的“光环”一样。

所以,能让日本人不要自作聪明地觉得“我只要给俄罗斯北方四岛/给俄罗斯一大笔钱/从俄罗斯买很多石油……他们一定会帮助我们反对中国”,俄罗斯的这支小舰队和中国一起在日本海演练一番,传递的态度也算是明确了:“战胜国之间的事,你战败国插什么嘴?!”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XiYaZhou/2015_08_23_331640_3.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 责任编辑:朱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