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5-08-19 10:25
最近重讀中國作家巴金暮年出版的著作《隨想錄》,感觸極深。
此書是巴金記述一生人經歷過多次政治運動和挫折後的頓悟,主要內容只有3個字,即是“說真話”。
他說:“要講自己心裡的話,講自己相信的話,講自己思考過的話。不但要對自己說真話,也要對他人、對社會、對歷史說真話。”
然而,在這個時代,講實話需要無比的勇氣,不怕犧牲的勇氣。
因為,講真話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權益,冒犯他人的自尊,而招惹權貴的反擊,不但會丟失工作、失去權勢、更嚴重的話,還可能惹來官司牢獄之災。
上星期,台灣國民黨提名總統候選人洪秀柱針對“核四啟封重用”問題,就說了和黨主席朱立倫不同調的話,但她說:“要讓人民知道國家面臨甚麼困境,政治人物要講真話,說出來可能讓民眾很痛苦、真相不太容易接受,但是一定要講出來。”
洪秀柱的勇氣,雖然引起黨內不悅,卻可能讓她爭取到更多選票。
不過,在大馬,政治人物說真話可要付出慘痛代價。前副首相慕尤丁的遭遇,是明證。他因對一馬發展公司債務課題說了令人覺得“刺耳”的話而“人頭落地”。
巫青團長凱里接踵而至,也在霹靂州鼓勵巫青和婦女組“有話直說”。他說:巫統目前面對嚴峻挑戰,黨員不能再明哲保身及自欺欺人,必須“講真話”,將基層及人民的聲音及想法傳達給領導層。
問題是,黨員看到慕尤丁的下場,誰還敢說真話?
“講真話”和“聽真話”,本來就應該是政治人物應具備的基本道德和品格,這也是衡量一個政府的民主與文明精神的準繩。
但是,這個年代說大話、謊話、空話的人卻多如過江之鯽,尤其是在政壇,因為阿諛諂媚和巧言令色之輩,總能升官發財。
有時候謊話、空話說多了,好像倒變成真的了,說的人甚至振振有詞、大言不慚。
例如一些政客把人民當白痴的粗暴謊言或口不擇言,成了政壇常態,而且已逐漸在大馬形成惡質的政治文化,這種現象在在反映我們社會理性的程度低落、政治文明的思想貧瘠。
政客不實事求是,不講真話已讓人民深惡痛絕,更令人不齒的是,動輒祭出“陰謀論”的旗幟,混水摸魚,以為它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事實上,是以“陰謀論”來尋找代罪羔羊或轉移社會注意力,為社會添亂。
政治人物不講真話,很多情況是因為領導不聽諍言或拒諫飾非之故。他們忘了,在這個訊息可在彈指間迅速流傳,醜事壞事一傳千里的時代,真相是掩蓋不住的。
西方有句諺語說: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做人以誠信為本),政治人物沒有講真話的勇氣,又如何能為民建立誠信的社會?
(星洲日報/游走邊緣‧作者:陳寶卿‧《星洲日報》主筆)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7420?tid=72#ixzz3jFUx46he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