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赵胜玉 张淼 时间:2015-08-06 07:20:13
导读: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6日凌晨在吉隆坡确认,7月29日在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飞机残骸来自2014年3月8日失联的马航MH370航班。

中新社吉隆坡8月6日凌晨电 (赵胜玉 张淼)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6日凌晨在吉隆坡确认,7月29日在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飞机残骸来自2014年3月8日失联的马航MH370航班。
纳吉布在6日凌晨2点召开的临时记者会上表示,国际专家小组已经有足够的物证,证明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飞机残骸来自马航MH370航班。
他说,自MH370失联之后的515天,共有26个国家参与救援和搜索,国际救援力量在南中国海到印度洋的广阔范围内进行了迄今为止航空史上最大范围的救援和搜索。
纳吉布表示,希望藉此消息给机上239名遇难者家属一个确定的答复。他代表马来西亚政府承诺,会竭尽全力揭开MH370失联真相。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联。随后搜寻行动在南印度洋6万平方公里区域里展开,但在留尼汪岛发现飞机残骸之前的一年多里,没有搜寻到MH370任何下落,被认为是航空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
分析人士指, MH370航班飞机残骸在法属留尼汪岛被发现,或有助于解开这难解之谜。
马来西亚政府在2015年1月29日正式宣布这架航班失事,并推定机上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已经遇难。
——延伸——
【媒体解析残骸如何漂到留尼汪岛】
由于这片疑似残骸在东非马达加斯加岛附近的留尼汪被发现,与此前各方集中搜索的从南海到澳大利亚西部海域在内的各处都相距5000公里以上,此前的预测中,由于飞机携带的燃料有限,澳大利亚西部海域被视为飞机在一直向南飞行后可能的坠海地点,如今疑似残骸却在飞机航程所不能及的印度洋西侧出现,这一让人生疑的现象如果确实发生,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洋流。

在印度洋上,位于南印度洋与澳大利亚西部海域之间的海水有西澳大利亚寒流,这两股洋流将海水先向北输送至赤道以南海域,再将海水向西驱赶到马达加斯加东部。海水在这一区域内流动的距离将接近8000公里。由于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速度较慢,一天前进的时间尚不足20公里,南赤道暖流速度较快,一天可以前进20-80公里。从MH370失踪到前几日疑似残骸被发现,总共经过了一年又4个月,大约480天,这与海水在洋流中的运行速度大致接近。也就是说如果这块残骸确实属于MH370的话,该残骸从坠海到漂至印度洋西部被人发现的可能非常大。
这也从侧面验证了最初有关方面对MH370坠落海域的推测大致准确。不过即使如此,对于人类现有的探测技术而言,印度洋的坠机海域依然太过巨大,加之人们搜索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的时间要在MH370失联多日以后,各种因素的延宕使得无法寻获飞机残骸成为一件相对合理的事。
飞机是如何落海的
就算找到的残骸属于MH370,人们目前也无从推测飞机是如何落入海中的。不过从这块残骸看,它位于发动机后方,却只有海水长时间浸泡的痕迹,不存在明显的烧蚀效果,这表明飞机在空中引擎起火的可能性不大。加之在客机失联后第一时间内对相关海区的搜索没有发现飞机残骸,飞机失联是因为遭遇恐怖袭击突然爆炸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如果排除飞机爆炸起火这样的意外事故,加上飞机坠毁点接近波音777客机的最大航程,那么MH370最可能的损失原因,应该还是飞机在长途飞行后,由于燃料耗尽坠海。大型客机的水上迫降本就困难重重,耗尽燃油的无动力滑翔迫降更是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这种情况下,飞机会以不甚良好的姿态迫降或者坠海,作为机翼组件一部分的后缘襟翼也在剧烈的撞击中脱离。从目前的情况看,机身主体和机翼可能已经严重变形后沉入海底,而能够漂流出来的小零件并不多。这也进一步排除了空中解体的可能,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有大量的小碎片在海面上四散,被发现的概率要大得多。
根据最新消息,波音公司已经确认残骸上所包含的序号并非机翼生产序号,而可能是马航在维护相关零配件后自行添加的序号,需要进一步查阅马航相关客机的资料后才能确定。尽管各方都摆出一副“这就是MH370”的架势,但在更多的残骸被发现和鉴定之前,有关MH370的真相依然是疑团重重。
【回顾搜寻MH370的515天】
最早关于MH370搜救的消息出现在2014年3月8日当天晚上8点(北京时间,以下均同)。据越南“年轻人在线”消息,一架参与搜救工作的越南飞机在马航客机疑似失联的海域范围内,发现一条长约20公里的油迹带。但后来这被证明与MH370无关。
3月9日,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海口舰、两栖船坞登陆舰昆仑山舰分别从三亚、湛江军港起航,向马航搜救海域方向前行;此前,海军已经紧急派出正在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的导弹护卫舰绵阳舰、两栖登陆舰井冈山舰前往搜救。
中国海军井冈山舰参与到搜寻工作中。
3月11日,中国空军派出1架图-154电子侦察机、1架运-8运输机前往三亚凤凰机场开展搜寻工作,越南方面也允许中国飞机进入越南领空搜寻马航失联飞机。
MH370失联后,由于相关信息不断变化,多国联合搜救行动先后在南海、马六甲海峡及有关陆地展开。3月中旬以后,搜寻工作重点转至南印度洋。
3月14日,路透社引用消息人士的话透露,客机失联后不到一小时,一个疑似失联客机的飞行目标在马来半岛西侧先后通过两个导航点,最后“故意”向印度洋方向飞去。
3月15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表示,他们运用多普勒效应理论分析了MH370航班向卫星发出的7次“握手”信号,“猜”出飞机落入南印度洋。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根据飞机向卫星发出的“握手”信号,“猜”出飞机落入南印度洋。
3月20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宣布,澳方发现两个物体,位置与马方公布的南部“走廊”一致。澳方随即启动搜寻,并开始领导多国在南印度洋的搜索任务,包括空中、海面和海底搜索。
3月22日,中国空军两架伊尔-76飞机不远万里飞抵澳大利亚珀斯皮尔斯空军基地,与多国空军共同搜寻MH370。
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该客机“终结”于南印度洋海域。对此,中方要求马方进一步提供得出上述结论的所有信息和证据。美方也表示目前不能对此予以“独立的证实”。
3月25日12时,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大卫·约翰逊在珀斯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基地召开发布会。他表示,截至目前,尚未发现和确认任何与客机有关的残骸。
中国的科考船雪龙号也参与到MH370的搜救当中。
历经50多天高强度搜索,始终未能发现任何与MH370客机有关的物体,4月28日,负责协调指挥搜寻工作的澳大利亚方面宣布,搜寻工作将缩减空中和水面的搜寻规模,把搜寻重点放到水下。各国空军搜救部队29日开始从澳大利亚陆续撤离。
4月8日,有关方面根据拖曳声波定位仪所获信号估测出一个半径10公里的圆形范围,并将其锁定为“水下搜索核心区域”。
4月14日,澳大利亚“海洋之盾”号军舰搭载的“蓝鳍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开始对这片“水下搜索核心区域”进行扫描式搜索。
“蓝鳍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开始对这片“水下搜索核心区域”进行扫描式搜索。
4月27日,装备有精密水下探测设备的中国海军竺可桢号测量船从浙江舟山起航,赴南印度洋执行马航失联客机搜寻任务。
5月28日,“蓝鳍金枪鱼”完成了对4月初发现声学信号区域的最后一次搜索,未发现任何飞机残骸迹象。
由于MH370航班最有可能的失事海域海水最深可达到6000米,澳方在随后的一份声明中说,下一阶段的搜寻任务主要包括确定搜索区域、对搜索区域海底进行测绘和获取专业设备进行全面水下搜寻三个阶段。水下搜索行动暂时中断。
6月26日,澳方宣布,根据多国卫星专家小组对已有卫星信息进行的重新分析,MH370航班的搜寻将转入新区域。新搜索区域位于“蓝鳍金枪鱼”此前搜索区域以南,距离西澳大利亚海岸约1800公里,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仍在根据卫星与飞机“握手”信息而确定的第七条弧线上。搜寻过程需要1年时间。
8月6日,荷兰辉固测绘有限公司在搜寻MH370客机公开招标中中标,负责下一阶段在南印度洋海床的搜寻工作。
8月28日,中马澳三方就搜索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中马澳达成一致意见,新的搜寻区域向南推移,三方承诺绝不放弃搜索。
9月30日上午,在历时157天的航程中共完成多波束地形地貌测4万多平方公里、测线里程达1.2万公里,7批次向澳联合搜救中心提供扫测成果数据的中国海军竺可桢号测量船抵达舟山军港。中国军队是参与的各国部队中最后一支结束对MH370全面搜索工作的。
一艘中国海巡船在南印度洋继续搜寻。
10月初,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公布了对MH370航班的最新调查报告。报告推测,客机可能在燃油耗尽后以螺旋下降的方式坠入南印度洋,地点可能在第七条弧线区域内更靠南的位置。
随着信息收集及数据分析工作的完成,10月6日,位于南印度洋的水下搜索行动重新启动。MH370客机搜寻工作开始进入商业化深海搜寻阶段。
11月26日,澳方宣布,相关船只已经对7000平方公里的海底进行了搜索,但仍未有任何发现。
2015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民航局正式宣布MH370航班失事,推定机上全部239名乘客及机组成员已遇难。迄今,有25个国家派出65架飞机和95艘舰船参与了MH370航班的搜寻与救援工作。中国动用了太空、空中、水面、水下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手段和装备参与搜寻,中国军队先后调动10余颗军用卫星,对印度洋相关海域进行密切监测。
同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失事事件调查团发布了马航MH370中期报告,这份长达584页的中期调查报告,披露了一年来调查工作的进展和已经获取的事实信息。
报告称驾驶舱语音记录仪的水下信标电池有效期至2014年6月,马航MH370事件发生时仍处在工作状态。“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黑匣子”有两个,为驾驶舱话音记录仪和飞行数据记录仪。
报告还提到,马航MH370的机长在起飞前并没有任何个人或财务问题的迹象,生活没有发生重大转变或出现吸毒、酗酒、社交障碍等,其他机组人员行为也正常。
5月14日,马来西亚一艘搜救船在南印度洋发现沉船残骸,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指出,这重燃找到马航MH370客机下落的希望。
廖中莱说,“如果海床有任何物体,我们肯定能找到残骸,因为(搜寻)设备非常的敏感。它可以记录水深6000米海底的结构。”
5月21日,澳大利亚联合搜救中心发布了一份有关马航MH370搜索行动的报告,指出截止到当前,已完成对MH370主要搜索区域内75%的水下部分搜索,暂未有任何发现。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正赶在冬季到来前,对拓展区域展开探索。
6月3日,澳大利亚联合机构协调中心(JACC)在官网上发布了有关MH370搜救工作的最新报告,称除非有新的线索,否则“不会扩大现有的搜寻范围”。
法属留尼旺岛海滩上发现一块波音777的襟副翼残骸。
7月29日,印度洋西南的法属留尼旺岛海滩上发现一块波音777的襟副翼残骸,疑似为MH370的部件,让这次很多人认为希望渺茫的搜寻出现转机。
7月30日,飞机残骸被送往法国进行调查以确认其是否来自失联的马航客机MH370。
8月6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在法属留尼旺岛发现的飞机残骸经鉴定属于马航MH370航班客机。
责编:冯雪婷 (如需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欢迎转载海疆在线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海疆在线:http://www.haijiang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