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統醞釀另一輪的權力鬥爭,以及伊斯蘭黨走向保守宗教路線,對國家禍福難料,也影響華裔和其他少數族群的權益。
在505大選過後,巫統為了鞏固其基本盤,致使種族和宗教情緒激化,同時強化土著經濟政策出台,巫統領袖也缺席華社活動。4月2日,即納吉出任首相6週年前夕,敦馬哈迪開了第一炮,慢慢的,熟悉的巫統領袖又回來了。
5月29日,納吉出席籌募華總活動基金晚宴,並宣佈租借土地給吉隆坡中華獨中的好消息;6月2日,首相出席全國和平與和諧晚宴強調各族人民之間不應該稱對方為“外來者”,並為大馬基督徒和平和諧促進運動主持推介;6月5日,首相為馬來西亞中小企業拓展中心兼華裔中小企業貸款主持推介禮。與此同時,印裔社會經濟發展特別組(SEDIC)披露,首相批准撥款1億令吉,以提昇印裔低收入群的社會經濟地位。
在巫統團結一致的時候,他們談基本盤,當巫統分裂,他們會傾向其他族群,這是大馬政治現實的一面。
在歷史中,每次巫統分裂,其勢力就削弱,這次也一樣。
雖然納吉日前在內閣會議撂下狠話,指若有部長不認同他處理一馬公司(1MDB)的立場可提出辭職,但是在現有局勢下,他很難採取強硬的行動,只能採用“尋求更多人支持”的策略。所以,納吉前往數州造勢,他在古晉還說:“得到砂州國陣的支持,今晚我和夫人都能睡得很安穩。”
在制衡巫統派系方面,砂州首長阿德南可謂是佼佼者,他在支持首相大集會致詞時表示,他與首相針對將一些自主權下放給砂州之事進行洽商,以讓砂州能推行更多利民政策,而納吉也給予正面回應。
這就是制衡的高招,從巫統矛盾中尋求最大的好處,從而讓讓砂州及人民受惠。
如果納吉無法解決1MDB課題,巫統將出現權力更迭,此刻正是巫統衰弱的時候,華裔必須運用智慧來應對。
至於背棄華裔選民支持,堅持要落實伊斯蘭刑事法的伊黨,華裔應該在下屆大選給予教訓,糾正過往的錯誤。
儘管伊黨大會接納的“和行動黨斷交”的提案還必須交給長老協商理事會去定奪,但是理事會16名成員是從中委會、長老會、伊青團和婦女組中委任,目前領導層由宗教司派系控制,他們不會自打嘴巴,推翻自己的決定。
從哈迪阿旺最近的言論來看,比如把地方選舉種族化,伊黨已經不可能回頭,行動黨和伊黨分道揚鑣也是遲早的事,反對勢力將重新洗牌。
下屆大選或許會出現四股力量,即國陣、行動黨與公正黨的聯盟、馬來西亞左翼聯盟,以及伊黨。
雖然巫統和伊黨將瓜分馬來選票,不過在2008年大選過後,城市馬來人支持反對黨的趨勢已經定型,所以國陣在下屆大選還是難以奪回三分二議席。
在巫統勢弱、伊黨背棄委託的新政治局面下,華裔同胞必須堅守兩個原則,即維護世俗國地位、支持非種族和非宗教政黨。只有先保守世俗政體,才能談制度的改革。
巫統目前掌控88個國會議席,伊黨21席,兩黨加起來還不足以執政中央,少數群體及東馬政黨應致力維持這種格局,以免國家走向危險的道路。
少數族群必須認清政治人物的真面目、學會制衡的道理,才能夠避免極端勢力坐大,危及國家的未來。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