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马来西亚将永远不如英国伟大

来源:每日蚁论    2015年5月9日 下午 08点30分

 Mike Tan

点评:英国大选已经结束,保守党在卡梅伦(David Cameron)的领军下,自1992年以来创下压倒性的胜利,取得331席位。

正当卡梅伦筹组自己的内阁之际,他的对手们却不失时机地对各自政党的糟糕表现负上了责任。三个英国政党领导人——工党的米利班德(Ed Miliband)、自民党的克莱格(Nick Clegg)以及独立党的法拉奇(Nigel Farage),在各自政党遭遇惨败后,即相继宣布辞去党主席一职。

这三名男子可能有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抱负,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知道何时下台的智慧!

他们了解到自己离开党后,他们的政党将继续政治斗争,并将有其他人取代他们的位置引领各自的政党。

他们的党内充满了雄心和知识渊博的政治家,而不是单纯的阿谀奉承者和应声虫。

这就是为什么英国的民主充满生命力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我国的马华总会长廖中莱最近宣布,马华公会将会致力于做出改革。

他表示:“马华在今后需要更加努力工作。我们需要有效地展示马华作为政府一部分的作用,以取得华社的更多的支持。”

选民对马华的支持处在一个历史最低点,这已是众人皆知的事实;曾经强大的马华如今仅剩7个国会议席与11个州议员。

公平地说,马华在蔡细历掌舵的时候,曾宣布若马华大选惨败的话将不会接受任何官职——蔡细历遂做出了马来西亚政治领袖未曾做过的事情。

而廖中莱最终于2013年12月取代了蔡细历。

廖中莱迅速扭转蔡细历的决定,获取了备受觊觎的交通部长一职。而蔡细历的儿子,蔡智勇则获得财政部副部长一职。

然而,马华依然一直做着同样的事情,或如其批评者所言的,什么事情也没有做。

廖中莱廖中莱

廖中莱尚未领军征战大选,因此他还有待考验。但是,其迄今为止的纪录,不是那么好。

在他的领导下,马华避战武吉牛汝(Bukit Gelugor)补选,败走加影补选,此两场补选均在2014年进行。

或许,廖中莱会争辩说,他和马华仍还没得到在大选中证明自己的机会。他甚至可能会声称,改革仅是马华的急剧变化的第一步,而最终将再一次获得华裔选民的青睐。

确实,廖中莱还没有证明过自己呢。但请放心,在下届大选后,他依然将不受阻挠地获取部长一职,除非他像其前任者般被迫下台。

在英国,在成为部长之前,政党领袖带领自己的政党取得胜利。在马来西亚,(甚至之前遭遇惨败)政党领袖先成为部长,再领导政党参与大选。

这就是民主(国家)之间的差异实行,并道出了我国正发生的情况。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解释了马来西亚将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像英国那样伟大的国家。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8158#sthash.Prz2u28Y.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