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5-04-15 10:24
前首相敦馬哈迪向首相納吉發難,夾在中間的吉打州務大臣慕克力,卻因此遭到其父擲石入水掀起的洶湧暗流衝擊。
上屆大選,因吉打巫統團結得以收復失地,慕克力也因在此役發揮其影響力,得以樹立威望。目前,敦馬和納吉對衝,效應擴散,再度考驗慕克力領導吉打的政治實力。
納吉以當權者優勢回應馬哈迪,催化全國各州巫統州聯委會、巫青團、婦女組、女青年團,以及甚至公務員表明效忠立場。
慕克力卻以拖延的方式,選擇在本月24日,在他列席的最高理事會會議上表明吉打州巫統對納吉的立場,因此引起吉州巫統基層的反彈。
納吉是在上屆大選投票前夕,突然宣佈國陣一旦奪回政權,慕克力就是大臣人選,而份屬納吉親信,原被看好將獲委大臣的拿督阿末峇沙(時任州主席),卻因此在大選後受委為上議員後,安排出任貿消部副部長以作安撫。
這一來一往,或涉及納吉與敦馬之間的政治協議。
上任後未完全獲支持
雖已成功把慕克力送上吉大臣寶座,但上任兩年多的慕克力至今仍未完全掌握州內15個區部和基層的支持。
除了慕克力所屬的尤崙區部外,其他區部主席和基層與慕克力的互動鮮少,在州政府舉辦的大型活動中,各區部主席也不熱衷參與。
敦馬和納吉此次“拗手瓜”,即使尤崙區部也不見得傾向敦馬。
慕克力於4月12日在孟達倫官邸召見黨內各級領袖,但當天出席的區部主席和國州議員並不多,在場的區部主席是羅再(本同)、阿都阿茲(華玲)、古邦巴素區國會議員佐哈里(古邦巴素)、巴東得腊區國會議員馬哈基爾卡力(巴東得腊)、阿都拉哈斯南(吉打港口)。州議員則包括卡瑪諾麗雅(柏魯)、阿布哈山(哥打士布爹)、阿末再尼(黑木山)、行政議員則包括古阿都拉曼、阿米努丁和峇德魯希山。
按兵不動似居劣勢
人在其位,即可壓陣。在巫統政治形態中,相較於納吉,挾父蔭的慕克力,至今似居劣勢。
敦馬曾老樹盤根的古邦巴素區部,包括主席佐哈里和作為吉打州後座議員協會主席的黑木山區州議員阿末再尼,都先後以行動向慕克力施壓表態支持納吉。
基於慕克力按兵不動,阿末再尼按捺不住先發制人,聲稱後座議員一致支持納吉。過後的12日會議中,據瞭解佐哈里也對慕克力遲遲不表態反示不滿。
武吉拉達州議員阿末勒拜蘇丁在會議中,挑戰慕克力作為大臣若不支持納吉領導,就應辭職。次日,武吉拉達州選區內約30個支部的基層代表雖然聯合發表聲明支持慕克力的領導,卻也同時支持納吉的中央領導。
黨內不滿者伺機發難
慕克力原就被黨內上下視為“父蔭”下的權貴,一些黨內人不滿他沒有放下身段走向基層,這回也伺機發難,激化問題。
吉打州巫統曾因扯後腿於308失去政權,臥薪嚐膽5年後以大局為重,團結一致收復政權,納吉和眾高層領袖也因此警惕黨內上下,勿再為私利損大局,如今這一關鍵卻成為慕克力面對父親向納吉攤牌時,兩難的考驗。
慕克力經過這一考驗,已耗損黨內上下的“信任”,政途可能陷入險峻,甚至已埋下吉打巫統在來屆大選“洗牌”的伏筆。
(星洲日報‧文:楊微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