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历史另一面】真相是在历史源头

14/02/15

作者/来源:新加坡文献馆

根据《论述共产与非共斗争不该罔顾事实》的观点:‘ 社阵并不是一般的左翼政党,它的领导人也不是被共产党人利用而“浑然不知的傀儡”。它是1960年代新加坡主要的统一阵线组织,受马共干部人员影响、指使和领导。当时的英国官员,以及之后的马共领导人本身都承认了这一点。 ’

新加坡官方与主流媒体对新加坡历史的论述,惯性的从标签性立场订立议论命题。这一种未辩论已有结论的预设立场,否定了依理论证的客观性。明显的,这一类官方文章,对追寻与探索历史真相的目的,不会有实质性的贡献。

以共产与非共的立场去论述新加坡政治历史是不适当的,因为这是英国人的历史观。英国人撰写的新加坡历史讲述的是殖民历史,也就是,殖民统治者和反殖民运动的斗争历史。在这一些历史中,反殖民运动就是共产党颠覆社会的非法政治活动。

英国人的这些新加坡殖民历史观,在后殖民时代的新加坡共和国历史中,必然要被全面的修正。一个不修正殖民历史的新加坡历史论述,是不正常的历史观。所以说,质疑人民行动党政府正当性的,并非被怀疑为共产党人的拒绝承认执政党的合法性,而是执政党本身的新加坡历史立场,出卖了执政地位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企图以殖民时代的共产与非共的立论点,来预设争辩后殖民时代的政治活动的非法和合法性,是行不通的自欺欺人行为,因为合法与非法的界定并非绝对性,而是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变而会有所不同。

如果说,殖民历史的反殖民运动是非法政治活动的政治界定,在后殖民时代依旧不变,这说明了什么?是不是说,新加坡的后殖民时代还未真正的降临?

把由反殖民运动成员组织成立的社阵,指责为受马共干部人员影响、指使和领导的说法,纯粹是一个政治判断,和已知的历史事实有相当的落差,其中有很大的讨论空间。

其实,要了解历史真相,可以回到历史源头,看看原来事件的实际情况为何,之后,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去还原历史的本来真面目。

为此,不妨不带成见的,先看看社阵秘书长笔下的社阵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其政治目的为何?

林清祥《答问》为什么要成立社会主义阵线?一节详尽的叙述其成立的历史过程。社阵的斗争目标是什么?一节则列出了政党的政治目的。看看,这些论述是不是在鼓吹共产党主义,还是在为人民争取合情合理合法的国民权益?

1, 社会主义阵线的首要目标便是拆穿李光耀所谓“通过马来西亚合并”的骗局,教育并唤醒广大人民,团结他们以便把反殖斗争进行到底,以便在1963年宪制谈判中实现拥有内部治安权力的完全自治;

2, 团结本邦与联合邦、砂拉越、北婆罗州、汶莱等邦人民实现一个真正平等的马来西亚联邦或邦联;

3, 实现尊重各民族母语、平等对待各民族文化教育的文化与教育政策;

4, 释放被林有福与殖民政府逮捕还在牢中的所有政治扣留者;

5, 符合国情与世界趋势的平衡经济政策,照顾与扶持本地资本家以及对国家短期与长远有利之外资;

6, 恢复所有遭殖民政府、林有福政府迫害的爱国志士的公民权;

7, 居者有其屋;

8, 基于工人利益统一工运,号召工人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兼顾民族资本的困境;

9, 男女平等不仅仅限于同工同酬,在各个领域(包括政坛上)占人口半数的妇女应有更大发言权;

10, 在符合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础上,给予人民言论、结杜、出版与印刷自由;

11, 在真正合并或与其它五邦或三邦组织邦联未成之前,第一步争取完全内部自治或完全独立。

这其中的一些目的因为时局变迁而不再有适用性之外,其他都是当下新加坡人民,依然热切期待可以尽快落实的政府政策。比如,
尊重各民族母语、平等对待各民族文化教育的文化与教育政策;
照顾与扶持本地资本家以及对国家短期与长远有利之外资;
号召工人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兼顾民族资本的困境;
各个领域(包括政坛上)占人口半数的妇女应有更大发言权;
给予人民言论、结杜、出版与印刷自由。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合法政党的合情合理的政治目的。因此,新加坡人民要了解自己国家的真实历史,是有必要先认清什么是政治判断,什么是历史真相,而要分辨何者是何物?可以回到历史源头去寻访真相。

---

分类题材: 政治_politics , 历史_history

《新加坡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