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文】大臣级垃圾巡查员

来源:每日蚁论  2014年11月6日 上午 10点00分

直言不讳:民联雪兰莪州务大臣阿兹敏阿里在上任的第43天公布手机号码,以便雪州民众看到路上有垃圾未清理时,发简讯通知他。言下之意,就是收到民众的简讯“情报”之后,他就会“处理”,而所谓的“处理”应该就是大臣办公室出面指示县市议会赶快把垃圾清理掉。

阿兹敏这一招说不上是创举,反而是典型的马来西亚政治作业模式:政府部门职能失灵、官员效率不彰,许多民生问题悬而未决,民众不自行处理,而是找议员出头。这种作业模式和思维,不仅表现在民生问题,也表现在罪案--被老千骗了,不是报警,而是找张天赐;甚至家庭问题,也要议员和张天赐插手。

阿兹敏公布手机号码让民众通报垃圾没清理,正是同一思维所产生的手段。既然都是通报,为何县市议会和垃圾清理公司的通报设施不能解决问题,而向州务大臣通报始能解决?这里头反映的问题恰恰是:(一)县市议会不做事,才会有垃圾没清理的问题;(二)县市议会因人谋事,一般民众的通报和申诉不当一回事,民众找“大老板”出头,才赶快办事。

阿兹敏上任后巡访州内各地,发现垃圾问题及道路损坏情况最令人惊讶。这么说来,假使民众积极响应传送简讯通报,阿兹敏每天恐怕都收到不计其数的简讯。我们可以假设,阿兹敏不可能每天把时间耗在将通报简讯转发给县市长或垃圾部门主管,而是让助理代劳。然而,此作业能维持多久呢?假使未来州务大臣再换人,路上又会出现没清理的垃圾吗?

州务大臣公开手机号码让民众通报垃圾问题,仍然是人治、个案处理的手段。民联自2008年执政雪兰莪州,迄今超过六年,国州议员“指天(看街灯)笃地(看水沟)”让记者拍照上报纸依旧;所以吉胆岛民众面对的所谓四大困扰,也得等阿兹敏下乡巡访时,让他“指示”这个那个部门处理,始能有望解决。

垃圾除了县市议会清理的问题之外,又有何便民设施让民众丢垃圾呢?一年多前到适耕庄一游时,目睹当地居民把摩多骑到一座小桥上,把一大袋垃圾往河口丢弃,然后转身离开,全程动作如此自然自在。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不便利”或是根本没有垃圾处理的设施,以致居民宁可把河口当垃圾场?

要为民联政府辩护的话,人们当然可以说,州政府部门和公务员效率不彰是国阵执政数十年来残留之积习,不是民联短短几年就能扭转;要为阿兹敏辩护的话,人们也能说,这是上一任州务大臣卡立治理不当(阿兹敏不也质疑卡立为何没用33亿的储备金来修路等)。然而,六年说短也不短了,而且阿兹敏若不思从制度和管理着手,而是继续采用公布手机号码的民粹手段处理垃圾问题,恐怕下一个六年雪州仍为“满城尽飘垃圾香”所困扰。

庄迪澎长期观察及评论本国媒体业、新闻自由与政治变迁,他认为推广传播学教育和媒体识读是新闻自由运动的重要工作,而且只要发言的自由意志仍在,知识分子的声音禁不了。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18003#sthash.gxu0Wa4m.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