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新聞》1月3日文章】題﹕2012年世界經濟展望
儘管人們對歐元危機一籌莫展﹐世界經濟卻已經迎來了新的一年。歐洲經濟不斷面臨新的危機﹐美國經濟尚處於從雷曼衝擊恢復的過程中﹐就連已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火車頭的中國經濟也面臨著考驗。那麼2012年的世界經濟能否衝過重重難關﹐步入穩步復甦的軌道﹖
美國﹕經濟走勢取決於政治動向
由於受日本地震導致的製造業部件供給混亂的影響.2011年的美國經濟呈現出明顯減速狀態。國會內的黨派對立和總統選舉的結果﹐無疑將是影響2012年美國經濟走勢的關鍵因素。
由於美聯儲已決定到2013年中期之前將一直保持零利率的方針﹐這意味著它做出了持續保持金融緩和的姿態﹐因此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2012年美國經濟仍將處於緩慢回升的過程中﹐GDP增長率將在 2%左右。
由於美國的個人消費約佔GDP的70%左右﹐因此政治動向成為預測美國經濟走勢的關鍵因素。歐盟雖然決定強化成員國的財政紀律﹐但因其金融機構的資產構成不佳﹐故難以保證不再出現新的金融危機。如果這種危機波及國際市場﹐那就必將衝擊美國消費者的心理。
此外﹐美國國會內的黨派對立造成了景氣對策難以出臺的局面。在改善就業問題上也沒有多少利好因素。因此﹐就政策層面而言﹐很難說美國會在 2012年出現經濟復甦的效果。
歐洲﹕共同債券將成“最後一張牌”
對世界經濟造成重大影響的歐元危機﹐在2011年結束之際並沒有出現絲毫好轉的跡象。頻繁的歐盟成員國首腦會議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將其不斷擴大的內部分歧暴露在全世界面前。作為危機發源地的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的前景﹐更加劇了歐元區進入新年之後的動蕩。
歐洲決定著世界經濟今後的走勢。因此要實現 2012年世界經濟的穩定﹐首先必須實現歐洲穩定。目前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建立一個旨在挽救陷入財政困難的國家和銀行的“安全網”﹐以及能否以此來穩定人心和市場。
歐盟去年12月的首腦會議雖然做出了提前設置財政援助機構“歐洲安全機制”的決定﹐但市場的反應卻是“安全網的實力不夠”﹐從而導致了歐元貶值和意大利國債降級的結果。
要增強市場信譽﹐關鍵的問題是歐盟能否降低“歐洲安全機制”對銀行的門檻。祗要實現了銀行化﹐那麼作為財政援助機構的“歐洲安全機制”就可以從歐洲中央銀行獲取資金﹐並用於援助已陷入財政困境的國家。同時還要加強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作用。
聯合發行“歐元共同債券”被視為挽救歐洲的“最後一張牌”。這就是要以歐元地區的整體信譽為背景﹐以低於財政困難國家自籌資金的利率來籌集資金。然而﹐面對法國的積極姿態﹐德國卻以受援國缺乏重建財政的信心和能力為由﹐拒不接受這一主張。
歐元區業已步入景氣緩慢後退的局面﹐如果不能盡早地從政治層面拿出斷然對策﹐那就將進入經濟持續惡化的險途。
中國﹕以擴大內需彌補出口損失
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在2011年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制定了2012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方針﹕“穩中求進”。在新華社播發的新聞稿中﹐有多處出現了“穩”字。這反映了中共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金融政策﹐以及要依據實際情況隨時進行政策微調的方針。
中國政府直屬的智囊機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官員預計﹕2012年中國GDP增長率將低於受金融危機影響的2009年﹐將在8.5%左右﹔通貨膨脹壓力將有所緩和。
由於受歐債危機的影響﹐中國的出口將出現大幅減少﹐投資也將出現減速。因此﹐所謂“穩中求進”祗能是把重點放在擴大內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在2011年年 底把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0.5%﹐這是3年來的首次下調。但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在1月下旬﹐即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前後還將再次下調。
如中國經濟受挫﹐必將影響世界經濟。因此﹐中共領導機構在新的一年裡如何掌舵引入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