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西
综合路透社、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报道,近日,欧元区银行业面临融资渠道堵塞的艰巨挑战。银行业分析人士担心,欧元区银行业真正的资本缺口规模可能比目前披露的数据大得多,即将成为一个无法填满的“黑洞”。
发行股票乏人问津
在欧元区银行中,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是2012年第一家在公开市场进行融资的银行。一开始,该银行就宣布以43%的供股折扣来融资,巨大的折价幅度一度引 发市场的不安情绪。然而,在新股发售的第一天,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的股价就惨跌12.82%。由于股价跌幅过大,该银行的股权认证交易暂停了8次。连日 来,该银行的股价更是出现大幅下跌,累计跌幅达到64%。由于市场对欧元区银行明显缺乏投资兴趣,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的股价已接近其新股发行价格。分析人 士悲观预测,如果股价继续下跌,该银行的融资将以失败告终。
这一消息极大地刺激了国际市场对于欧元区银行资本困境的担忧。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2年6月底之前,欧元区银行业大约需要筹集1150亿欧元(约合 人民币9200亿元)的资金来补充资本缺口,以修补受创严重的资产负债表。然而,当前的形势日趋严峻。很多人担心,负面情绪将快速蔓延至整个欧元区市场, 令银行业的融资道路更加艰难。
当前,公开市场的大门正对欧元区银行紧闭。尽管近期德国的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0亿元)6月期国债的平均收益率有所降低,但其他欧元区国家的国债收 益率持续增高,比如意大利的国债收益率已经高于7%。在国债发售前景艰难的形势下,欧洲银行业通过债市获得融资的道路越来越艰难。此外,从股市融资的方式 也进行得并不顺利。如果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在近期彻底融资失败,将进一步打击市场对欧元区银行的信心。
欧洲央行注资竟然回流
过去,欧元区银行将同业拆借资金视为主要的融资手段。但就目前来看,这一途径已越来越不可靠。相关数据显示,欧洲商业银行在欧洲央行的存款已经增至 46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712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据意味着,欧洲银行业已经不愿轻易进行相互拆借,或是向企业放贷;它们宁愿将资金以较 低的利息存在欧洲央行里,以保证资金的安全。除了市场融资和同业拆借外,欧洲银行业的另一个主要资金来源,就是资产出售。不过,立即将名下资产变卖以换取 资金,对于当前的欧元区银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然在2011年12月,欧洲央行向欧洲银行系统注入近50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万亿元)的三年期低息资金,但未能起到增加市场流动性的作用。同时, 由于欧洲银行业的惜贷行为,这些钱很快又流回了欧洲央行。市场人士认为,除了银行的惜贷行为威胁着整个欧洲银行业,欧元区银行本身的资本黑洞也在不断扩 大,其实际情况很可能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这一情况正在引发市场上越来越强烈的不安情绪。
近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敦促银行业者公布对欧洲主权债务风险敞口情况的更多细节。该委员会的企业融资部在发布的指导意见中称,上市金融机构披 露的信息“在内容和描述上并不一致”,可能会使投资者更难辨别银行业者承担的风险程度。此外,SEC还敦促银行业者公布直接和非直接投资的风险敞口,以及 在被迫平仓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筹资的规模。
还有分析人士担心,欧元区银行业资本紧张的状况,将使银行普遍紧缩信贷,而不断紧缩的信贷又将减缓欧元区的经济发展,导致恶性循环。欧洲央行及欧盟必须尽快为欧洲银行业面临的资本困境找出解决的方法,否则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36期,摘自2012年1月19日—25日《上海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