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9/05 09:19
- 来源:和讯网
习近平打破了对朝鲜半岛外交首重朝鲜,保持平衡的惯例,将首访外交送给了与中国关系日益密切、且在对日关系中有诸多共同语言的韩国。这意味着中国在朝鲜半岛从素以中朝政治结盟为基础、以朝鲜为前沿构筑防御西方的战略缓冲区的方针,转向了以朝韩并重、以现实主义为底色、将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平与统一后保持中立作为核心诉求的更为长远和建设性的外交。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据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朝鲜日前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1枚疑似短程导弹的飞行物,射程约220公里。这是朝鲜首次在距中国边界仅60多公里的慈江道龙林一带发射短程飞行物。朝鲜此次发射未事先公布禁航区,韩国军方已加强警戒。
今年以来,朝鲜18次发射包括300毫米口径炮弹、飞毛腿导弹、劳动导弹、蛙式导弹等108枚中短程飞行物。(编者注)
就在此前,朝鲜从开城北部地区先后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发射疑为短程弹道导弹的飞行物,射程为500公里左右。而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韩前夕,朝鲜也曾向同一海域发射了两枚同类射程的导弹。
与此同时,朝鲜与日本的关系近来迅速改善。前不久,朝日高官在瑞典举行会谈并取得“重大成果”;之后,两国政府在北京举行了外务省局长级磋商,会上朝鲜向日方通报了重启调查绑架受害者情况的特别调查委员会成员名单和机构设置情况。
作为对朝鲜配合日本重启“绑架日本人问题”调查的回应,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部分解除对朝鲜的单边经济制裁;随后,日本维新会籍参议员猪木宽至又率团访问朝鲜,并与劳动党干部举行会谈。
和与日本拉近关系如出一辙的是,朝鲜发表了自金正恩接管最高权力以来首份最高级别的政府声明,呼吁朝韩结束目前的敌对状态,制定合理的统一方案,并为此提出了四点建议。
声明还呼吁韩国全面停止军事演习,结束中伤和诽谤。朝鲜《劳动新闻》发表评论文章说,要求韩国政府积极响应朝鲜此前发表的最高级别政府声明,努力改善朝韩关系,营造和解氛围。
它们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自中朝两国完成最高权力交接以来,中国尚未有政治局委员以上高官访问朝鲜,而朝鲜现任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也未获邀请访问中国。
相反,习近平打破了对朝鲜半岛外交首重朝鲜,保持平衡的惯例,将首访外交送给了与中国关系日益密切、且在对日关系中有诸多共同语言的韩国。这意味着中国在朝鲜半岛从素以中朝政治结盟为基础、以朝鲜为前沿构筑防御西方的战略缓冲区的方针,转向了以朝韩并重、以现实主义为底色、将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平与统一后保持中立作为核心诉求的更为长远和建设性的外交。
中国在朝鲜半岛战略的变化具有复杂的原因。
这首先是由于朝鲜政权一贯的流氓习气。
冷战结束后,朝鲜对外依赖虽然从苏联转向了中国,但对中国只有利用而无信任,并竭力消除中国对朝鲜内政外交的影响、企图独自主导朝鲜半岛局势发展,并屡次挟持中国进入由其设下的局中,陷中国于被动乃至难堪的境地。
朝鲜政权从金正日到金正恩,在中朝保持特殊关系、中方在维护朝鲜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情况下,将满足本国私利和金氏家族的统治地位作为首要考虑,颠倒了区域政治游戏的主辅关系,一再单方面采取激化朝韩矛盾和区域紧张局势的措施,大玩战争边缘游戏,使得中国一方面要为其善后、减轻朝鲜的外部压力并为其承担遭受制裁后导致的物资和能源欠缺的后果。
另一方面,中国始终受制于金氏政权,被其牵着鼻子走,无从影响其决策、更无法掌控朝鲜半岛局势的主导权,而朝鲜半岛局势的恶化,也将消耗中国更多精力、资源投入其中,损害中国利益。
朝鲜半岛核武化对中国的长期威胁是使得中国对朝鲜忍无可忍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论是从朝鲜半岛与中国相毗邻的地理角度,还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朝鲜半岛北南双方拥有核武器,对中国都有很多显在的和潜在的害处。显在的害处表现在,由于幅员狭小、靠近中国,因此,朝鲜多次开展的核试验所引起的核污染,直接危害到中国边境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
而作为朝鲜的敌对国,韩国也因此具有充分的理由寻求美国的核保障,日本也会借此机会暗中扩充自己的核储备,再加上无法保证有朝一日朝鲜不效仿越南和中国翻脸、直至兵戈相向,彼时都是中国的大麻烦。它们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由朝鲜加速核武化带来的负面结果,中国人感到忧虑势所必然。
在现代军事变革和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地缘政治缓冲区的概念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西方与中国直接发生激烈冲突的可能性不断降低,而且即使它们欲与中国开战,借用朝鲜作为跳板的意义也早不如昔。
也就是说,朝鲜在地缘政治上对中国的战略缓冲区的价值降低,中国对朝鲜的依赖,与其说是地理上的,倒不如说更加看重其在政治上与自身相似,可以互为倚靠。
东亚地缘政治的演变,也是中国在朝鲜半岛政策微妙转向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中国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针对自己,对美国加强在东亚区域的存在,尤其是加强美日同盟深感芥蒂,而在此同时,由于领土问题,中国与区域多个国家产生矛盾和冲突,其他不少国家也对中国崛起暗存警惕,争相吸引大国介入区域事务。
中国在地缘政治环境中可以说是相当孤立的,周边外交处境不佳,除了经济上相互需求强劲之外。
韩国出于自身经济利益以及区域均势的考虑,与美国的关系不像日本和美国的关系那么“铁”,加之韩日之间也存在矛盾,中国利用它在经济上与中国互融很深、在朝鲜半岛也对自己有所求,从西方内部打开一个缺口,寻求一个支点的意图,不无是一个巨大的考量。
因此,朝鲜表示要与韩国改善关系,中国完全可以乐观其成,而它与日本急速提升关系,在错综复杂的区域格局下,也难以对中国构成直接的伤害。
金正恩这么穷折腾,逐渐暴露出其虚弱本质——没有足够的底牌和中国斗。其实它最大的王牌只有一个:破罐子破摔引发混乱,破坏中国边境安宁,并将核威慑指向中国,而如此一来无疑也是一把双刃剑,金氏政权很难独善其身。
据外媒报道,中国已连续五个月中断对朝鲜的石油供应,导致其油荒。对中国来说,或许对朝鲜断油还做得不够,必须对金氏政权崩溃乃至朝鲜半岛的动荡制订预应方案。
朝鲜局势失控,从另一个角度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中国借此机会与有关各方协商谈判促成朝鲜半岛按照两德模式统一、去核化并保持永久中立,一劳永逸地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不啻为最有利于自身国家利益的选择。对中国而言,算是丢掉了一个包袱,也拔除了一个隐形炸弹。
责任编辑:青语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海疆在线无关。
欢迎转载海疆在线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海疆在线:http://www.haijiang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