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的民联三党关系待修复·时评人警惕尚有伊刑法争议

《当今大马》2014-08-19

时评人李龙辉

新闻分析
雪州大臣易人风波延烧近月,除了公正党与雪州大臣卡立之间的肉搏角力,也让民联三党间的分歧赤裸裸地摊在阳光下。

从伊党主席哈迪阿旺开腔挺卡立,伊党研究中心营运总监朱迪的“联巫统,保卡立”沙盘推演,民联已被狠狠撕裂,而三党领袖更已撕破脸皮,干架起来的地步。

例如,伊党宗教师大将纳斯鲁丁,跟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一言不合,可能会闹出诽谤官司;行动党籍高级行政议员邓章钦不客气地斥骂伊党行政议员哈丽玛“言不可信”。

虽然如今大臣人选达致共识,矛盾暂时消弭,但三党要如何修复关系,仍是有待观察的问题。更不可忽视的是,足以让淌血的伤口重新撕裂的危机或在不远处。

例如,潜伏许久的国会伊刑法提案会否在10月初死灰复燃,让这个千疮百孔的民联之家再度着火;又或一旦雪州苏丹否决公正党主席旺阿兹莎,使雪州大臣宝座重新“人人有机会”的话,则三党的矛盾或又要爆开了。

民联三党“被逼”当朋友

民主与经济事务机构(IDEAS)首席执行员旺赛夫(Wan Saiful Wan Jan)接受《当今大马》访问时就认为,民联内部关系这次确实深受打击,康复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他补充,如今是眼前的利益,勉强地支撑了民联这个大家庭,毕竟他们必须保住雪州政府这个政治平台,而别无选择,必须继续合作下去。

“我认为,他们现在的关系已跌至‘被逼成为朋友,而非真想当朋友’的地步。”

下一挑战是伊刑法法案?

尽管雪州大臣风波暂时平息,但三党的意识形态分歧,依然挥之不去。政治学者黄进发昨日在面子书上提及,民联的下一个考验,就是盛传伊党将在下一季国会会议提呈,为吉兰丹州伊刑法铺路的私人法案。

默迪卡民调中心主任依布拉欣苏菲安受访时不约而同说,民联三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而其中一个就是伊刑法课题。

“举例,伊刑法课题,就是一直存在的问题,也是他们在未来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他们必须解决它。”

下一季国会会议,将于10月7日召开。

民联地位平等行事透明

尽管如此,公正党策略主任拉菲兹昨日接受《当今大马》电访时,尝试淡化民联的内部矛盾,声称这只是民联迈向成熟的必经过程。

拉菲兹是公正党“加影行动”的主导军师,大力捍卫旺阿兹莎取代卡立。他过去摆出非常强硬的姿态,要求伊党接受公正党的决定。

他解释,由于民联三党同属平等地位,加上公开透明的行事作风,因此才会出现各党领袖意见交锋的情况。

“由于我们开放、直接和透明地表达各自政党的立场,因此这个决策过程自然耗时比较久。”

掌握事实根据即可发言

拉菲兹也是班登国会议员,他强调,民联领袖的论述只要有事实根据,就可以公开和透明地发言。

“我觉得,这很重要,这是一个迈向成熟的必经过程。”

“我不是那种在参政后,在会议室内说这番话,但却到会议室外说另一番话的人。”

民联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与此同时,伊党中委祖基菲里阿末也认同拉菲兹的观点。他告诉《当今大马》,这起风波让民联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就是认清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简而言之,我认为,这个危机真的逼使我们必须面对一些赤裸裸的事实,就是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我们只有这样才能改善缺点。”

“我想,这是一个迈向成熟的过程。”

姆扎希:须减政治恶斗

伊斯兰党中委姆扎希也表示,民联在这次风波没有善用冲突管理专家,相反任由风波影响人民对他们的信任。

他认为,民联在8月17日后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其中人民将会观察民联未来是否能捍卫三党共识来与国阵竞争。

“民联必须通过延续国家议程来更新自己,并且减少政治恶斗,以免影响更重要的公益。”

“就如我所言,我们大家必须超越民联和国阵的对抗,开始思考这个国家的基础,并且专注在破坏国家团结的元素,比如狭隘、有偏见和极端的种族主义。”

伊党需确保不再出问题

依布拉欣苏菲安同样点出,民联领导层理事会一致敲定大臣人选后,虽然三党再度归队,但伊党必须确保党内的一些领袖,不要再出乱子。

“是的,民联过去的关系有些紧张,但他们又再度形成坚强的团队了。我认为,现在需要做的是,伊党要管理党内的一些派系,确保他们不会再出问题。”

“但整体而言,民联维持了他们的合作关系,将会持续向前迈进。”

民众不习惯公开闹分歧

无论如何,他们皆认同,民联在普罗大众眼中的形象已蒙尘。

拉菲兹声称,由于国阵过去长期掩盖内部争执,将一切问题扫入地毯下,因此大马人并不习惯民联领袖这种公开闹分歧的做法。

“所以(民联形象受损)是肯定的,他们不习惯领袖公开闹意见不合。但我认为,他们最终会随着时间而习惯。”

“人们将喜欢这种情况,因为他们可以判断个别领袖谈话的特点、论述和视野,及知道为何局势是这样发生的。”

行动党政治教育局主任刘镇东也坦承,民联作为替代政府的形象已受损,需要一段时间才会修复。

拟定共同纲领才是出路

一场风波让民联付出形象代价,那么民联接下来如何重挽民心?上述受访的民联领袖和评论人皆认为,民联当务之急先治理好雪州,并对公共议题拟定公共纲领来说服选民,才是长远之道。

其中,刘镇东就说,由于这场风波已经破坏了卡立的“节俭”形象,因此民联必须告诉民众,雪州政府除了“节俭”,还可拥有其他不同的政策。

“我们必须要有截然不同的房屋、城市规划、交通和就职政策,以说服民联政府远比国阵政府好。”

党团机制改善“花瓶”形象

另外,黄进发受访时就说,一旦旺阿兹莎成功上任后,她就必须以新的政治手腕,来取代卡立过去的专断,重新团结民联。

他再次建议,旺阿兹莎必须建立一个党团会面机制(caucus meeting),让所有行政议员与所有州议会会面。

他指出,目前雪州议会的操作是,行政议会属于一个机制,而后座议员俱乐部又是另一个机制。

“我们应该强化这个党团机制,因为党团机制会确保基层民情上达。”

他说,这个机制也可以改善旺阿兹莎的“花瓶”形象弱点,让旺阿兹莎可以接触基层人民,不再予人脱离基层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