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马》2014年7月6日 中午12点24分

傅向红接受《当今大马》访问时表示,联邦直辖区部的新措施治标不治本,无法对症下药来解决露宿者无家可归的真正原因,忽略了国家发展并无照顾到所谓的“失败者”。她认为,保障劳工权利才能根治问题的根本。
她批评执政者,非但不了解流浪汉和行乞者所承载的社会问题是多元与复杂,还试图将问题同质化与简化,应用最草率的方式将社会边缘人扫入地毯下。
遭污名为疾病来源
傅向红(右图)也是理科大学社会科学院博士候选人。她从历史层面和社会结构的角度解释,由于露宿者的话语权一直不受重视,因此他们经常遭污名化,甚至被视为散播疾病的群体。
“从历史层面来看,无家可归者的情况从英殖民时期到现在几乎都没有改变到。他们很容易成为国家想要管理的对象。他们一直承受很多的污名,包括认为他们带来疾病等等。”
“其实这是一个标签,因为他们没有组织,也没有权利为自己说话的一群人。”
不同原因沦落街头
傅向红批评,执政者未了解到,流浪汉与行乞者的问题并非同质(homogenous),每个人因不同的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最终才会沦落街头。
她举例,无家可归的原因包括被家人赶出来、家暴、毒品、贫穷以及失业,甚至有些人是因个人选择而在街道上溜达,但政府往往用一个标准方案,将这群人一并扫荡,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
“每个人不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沦落街头的。他们的背景是很多元,很复杂的。这群人所反映的,其实就是我们社会的失败,我们国家发展的失败,我们不愿意看见的阴暗面。”
“它(政府)其实只是把这些它不想看到,自己认为是‘败类’的人,扫入地毯底下。他们不想看见,想把他们赶出吉隆坡的街道。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很不人道。”
检讨经济发展失衡
傅向红认为,政府应该趁这时机,从保障劳工权利的层面来找到治本方针,如改善员工福利制度和最低薪金制,同时检讨失衡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一直向强者和繁荣美好看齐。其实,我们经常忽略了,在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人被竞争的机制牺牲和淘汰,他们其实基本上在默默承受着发展的恶果。”
“越有资源的人,越能够在竞争过程中继续往上爬;越在社会底层的人,其失败风险越高。所以,每个人所承受的压力,还有竞争的能力的起跑点是不一样的 。”
她举例,由于劳工权利不获保障,一些露宿者在工作时,无法领取到足以养活自己的薪金,日子自然就没有办法过得好,才会继续陷入社会边缘的恶性循环。
讥政治人物较碍眼
针对政府以改善市容为由落实新政策,傅向红讽刺:“如果是影响市容的话,我觉得,我们的政治人物还比较碍眼一点,他们才是有损国家形象的人。”
她表示,当吉隆坡市区内有一群人需要吃饭,而同时有另一群人愿意提供免费食物,政府发出禁令无疑变得“多管闲事”和“反应过度”。
东姑安南的“取缔乞丐论”引发争议。他随后表示,联邦直辖区部与吉隆坡市政局将试图以“一站式”概念,提供合适场所来解决乞丐的问题,如准备休息与睡觉的地方、卫生医疗场所,协助他们向福利局注册,并提供娱乐设施与洗衣服务。
福利中心旨在驯化
询及是否赞成政府将露宿者收容在福利中心,傅向红点出,福利中心其实是驯化国民的地方。
“政府要把它不喜欢的人变得更有纪律,让他们变成听话的国民,按照它的标准生活的人。”
无论如何,傅向红表示,全球各国的福利中心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因此她认为,政府必须改善经济发展模式来根治问题,人民才不会沦落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