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优惠削弱土著竞争力

《星洲日报》2013-12-09 08:06

巫统大会一如既往,高唱马来人主义的调子,例如巫青团团长凯里无的放矢指责非土著企业歧视土著专业人士,区会代表建议以“一个马来族”取代“一个马来西亚”理念、把非土著比喻为“外来移民的子子孙孙”、以考获一等学士文凭者多非土著为理由,促政府检讨豁免国家高等教育基金贷款措施。而巫统署理主席兼教育部长慕尤丁的回应,竟是准备让没有考获一等学士文凭的土著生也有资格获得奖掖、折扣或把贷学金转换成奖学金。种种言论,让人看到一种只想在原地踏步,不思革故鼎新的现象,反而是国家迈向先进国所需要的革新与开放思维,一字不提。巫统领袖维护马来族群的利益,固然责无旁贷,但若是到了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讨好的地步,实非国家之幸。

豁免偿还贷款的政策,主要是奖励考获优良成绩的学生,67.3%华裔生能豁免贷款,靠的是本身辛勤的努力考获一等学士文凭,并通过学术鉴定局(MQA)的严格审核;马来学生只有23%能豁免贷款,理应反省自我检讨,而非以种族的角度看待问题及质疑华裔生的努力。巫统领袖更应鞭策马来人加强努力,赶上非土著学生的步伐才是正理,岂能为了讨好马来人而迎合他们本末倒置和荒谬的要求?巫统领袖黑白不分地维护马来人的利益,只有继续削弱他们的竞争能力。

多名代表的偏激言论固然是为了哗众取宠,但非理性和欠缺逻辑的言论,却反映了巫统代表仍有浓厚的拐杖意识,这种继续沉溺於享受优惠特权而不思自省进革的心态,不仅对马来族群的前途是一大障碍,更不利於国家的经济发展。前首相马哈迪过去曾对土著这种依赖??杖的心态深感忧虑,他说:“如果你倚靠特权,你会变得非常软弱。如果你用拐杖,你就无法站起来。”很不幸,土著非但无法丢弃??杖,似乎还在要求更多的??杖。

巫统领袖非但没有灌输年轻一代加强竞争力的思维,反而一味满足土著的要求,弱化他们的竞争力。这是为何大部份土著大专生毕业之後,只能期望当公务员或到政府相关公司谋职的原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界演化的基本规则,也是职场的生存原则,竞争靠的是能力,不是关系。非土著企业只讲能力和竞争,不看肤色和种族,土著专业人才有本事,何怕不能在非土著机构受重用?2013年的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PISA)显示,我国在65个国家中排名第52,新加坡则全球排名第2,越南排名第17,政府还要让年轻一代继续做不能摆上国际舞台的甘榜英雄吗?

首相纳吉在2009年上任後,誓言要做一个现代化推动者,承诺撤销阻碍投资并导致非土著疏离的优惠措施,然而,纳吉今年9月才宣布一系列优惠土著的新措施,此次又在巫统大会宣布强化土著优惠,要求所有政府相关公司把强化土著经济议程列为必须完成的关键积效指标(KPI),政府扶弱无可厚非,但不顾後果的族群本位政策,会让国家倒退。毕竟在全球化的严峻竞争下,土著必须自力更生才能面对新挑战。

(星洲日报/星•观点)

祝圣才:太多受惠巫裔恐难站起来

《星洲日报》2013-12-08 21:02

(森美兰•芙蓉8日讯)大马燕窝商联合会会长拿督祝圣才指出,巫统在代表大会中建议许多有利於巫裔群体的政策,倘若获得落实,巫裔或难以从“轮椅”站起来。

他认为,巫统目前该做的应是纠正巫裔族群的思维,而不是一直推出受惠政策给予他们,给予他们过多依赖。

祝圣才於今早出席森美兰燕窝商公会2013年度常年会员大会上发表上述谈话。

祝圣才也建议,为了要将燕窝产品打造成为大马著名品牌,该会将在市场销售方面设立一个有效机制,确保燕农分享公平回酬,虽然该机制仍在探讨中,并且需要庞大资金及策划,但有关讯息已传达相关当局研究。

(星洲网)

国大华裔学生理事会抨巫统代表

《星洲日报》2013-12-08 13:54

(吉隆坡8日讯)国大华裔学生理事会炮轰巫统代表无法走出种族的框框,且变本加厉,因为不是土著大专生占多数考获一等文凭,就促请政府检讨免付高等教育贷学金(PTPTN)的政策。

该理事会谴责巫统代表过於极端及自我为中心,发表诬蔑性及种族极端言论,包括质疑非土著大专生是否以真能力考获一等文凭。

该理事会在文告中说,在首相纳吉的惠民政策下,施行凡是考获一等文凭的大专生,就免付高等教育贷学金(PTPTN)。这个政策是利於马来西亚人,而不是只利於非土著。政府珍惜人才的政策,值得我们去赞赏。

“可是很遗憾在巫统代表大会上,这个惠民的政策成为巫统代表的武器来攻击非土著。”

(星洲网)

魏家祥:巫統代表言論不邏輯

《星洲日报》2013-12-07 14:17

(吉隆坡7日訊)馬青總團長拿督魏家祥抨擊巫統中央代表,在巫統代表大會上發表的言論令人“啼笑皆非”、“不合邏輯”,同時,更是在替國陣“倒米”,這些種族的論調,將會進一步典當國陣的前途。

他說,巫統代表提到,要廢除考獲一等榮譽學位的高教貸學金(PTPTN)貸款者無須償還貸款的政策,並以有關獲益者多為非巫裔,也質疑他們是否考獲佳績,有關言論是令人啼笑皆非的。

“豁免償還貸款的政策,早在2005年以前就已存在,這不是近年之事,只是在2005年至2009年期間一度中斷,較後於2009年再度落實。這政策主要是獎勵有關考獲優良成績的學生。考試本來就不是以膚色、種族為考量,而是憑藉個人的能力,有關代表把考獲佳績種族化,這不是很莫名奇妙的嗎?”

(星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