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抗英民族解放战争爆发

史光

1948年6月20日,是英国政府在马来亚宣布“紧急状态”和在全马进行大逮捕,也是马来亚人民奋起武装反抗的日子。因此,它是悲壮的日子,也是战斗的日子。

在历史上,马来亚人民曾经无比英勇地进行过两场规模遍及全国、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战争,即是:1941年底开始的人民抗日军武装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和1948年中开始的民族解放军武装反抗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这两场战争,都是由马来亚共产党所单独组织、领导和指挥的。

抗日战争和抗英战争各具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彼此又有其密切的连续性,故在这篇纪念文章中,把两者浓缩在一起,作为对在两场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烈士们的无限缅怀!并向所有参加抗日和抗英斗争的英雄的马来亚人民致敬!

1941年12月8日日本法西斯发动太平洋战争,把战火燃烧到马来亚。防守马来亚的十多万英军,虽然配备精良,但出于它的殖民地反动的雇佣军本质,丧失斗志、节节败退,1942年2月15日英军首脑白思华便在新加坡举起白旗投降。日本法西斯占领了马来亚,从此马来亚人民面临严重浩劫。

马共中央在日军侵入马来亚后的第三天(即12月10日)举行的七届中央第二次全会作出决定,向全国人民发出“行动起来,武装起来,抗日卫马”的战斗号召。接着,马共第一次派出自己的代表进行公开活动,广泛宣传马共的抗日主张。在马共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在新加坡、吉隆坡等大城市成立了包括各界代表的“抗敌动员总会”,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马共在全国沦陷前后的短时间内进行了干部的调整和组织部署,接着就投入了紧张的战斗。1942年1月1日,马共创建的第一支人民军队——第一独立队在雪兰莪光荣诞生。接着先后建立了另外七支独立队:第二独立队在森美兰,第三独立队在柔北和马六甲,第四独立队在柔佛南部,第五独立队在吡叻和吉兰丹,第六独立队在彭亨西部,第七独立队在彭亨东部和丁加奴,第八独立队在吉打和玻璃市。

尽管马共还没有领导战争经验,没有军事干部,缺乏武器装备,但是为了争取民族解放,捍卫人民利益,不怕困难和牺牲,坚决走上战场,全军英勇奋战,不屈不挠。

根据不完整的统计,人民抗日军在三年八个月中,总共作战340多次,毙伤敌军官兵5500多人。人民抗日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斗争中不断壮大自己,到了战争后期,队伍发展到武器齐备的l万多人,全国民兵也发展到数万人,成为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

人民抗日军在战争中努力提高群众的革命觉悟,在全国范围内把广大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到战争后期,建立了广阔的游击区和根据地,解放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乡村地区,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了不少中小城市。

持续了三年八个月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场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规模遍及全国的人民战争。这场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并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光荣的贡献。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马来亚全国各族人民以兴奋的心情热烈庆祝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广大的人民群众以各种最隆重的仪式,最热烈欢迎人民子弟兵——人民抗日军光荣下山进城。马来亚人民抗日军进驻全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释放政治犯,维护公共治安,保护各阶层群众的正当利益,声势浩大,威望崇高,军民扬眉吐气,情绪高昂,形势一片大好。

可是,由于领导层的理论水平还低,没有能够把抗日时期的革命实践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因此,在抗日胜利后执行了内奸莱特所提出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解散了人民抗日军,放弃了武装斗争,把实现民族解放的纲领降低为争取自治的纲领,从而断送了胜利的成果。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和平斗争时期。但是由于马来亚共产党是彻底为马来亚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党,尽管执行了某种程度的错误路线,仍然坚决保持组织上的严密,用各种办法保存了几千支枪械和大批弹药,而且广泛深入开展群众运动,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领导群众开展声势浩大的各种斗争。

英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日本投降后,英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为了巩固它的殖民统治,仿效日本法西斯制造民族冲突,破坏各民族在抗日斗争中不断增强的民族团结。它恢复了在马来亚的殖民统治后,就迫不及待地加紧对马共和各种进步力量的进攻。它显露出殖民统治阶级的狰狞面目,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成千上万和平居民参加的饥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光荣的抗日志士接二连三遭到各种迫害,人民团体的负责人陆续遭到逮捕,英帝出动军警血腥镇压工人罢工斗争,直至1948年6月20日晚上,在全国范围进行大搜捕,逮捕了6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接着封闭所有的进步政党、工会和人民团体,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实施所谓“紧急法令”,并出动大批军警,妄图一举扑灭马共及其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

马共中央在1946年12月便开始对内奸莱特的斗争,1947年3月揭发其内奸面目并将他清除出党,这是马共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胜利。当纠正了错误,树立了以陈平为首的中央领导核心,对当时整个形势的发展有了正确的估计,并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作了必要的准备。在英帝的全面武装镇压开始之前,绝大部分力量已由城市转移到乡村,并在一些地区筹建部队,准备反抗英帝的武装镇压。

1948年“6.20”英帝的全国大搜捕开始,马共便毅然领导人民进行英勇的武装抵抗,人民战争烈火烧遍全国,马来亚的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抗英民族解放战争时期。

马来亚的人民武装在匆忙中建立,而且是一面建队,一面进行紧张的流动和战斗。所以初期,各地队伍的名称和编制都不统一。到了1948年12月,马共中央才统一各地队伍的名称、编制、纪律、礼节、军旗、制服,并向全国人民发表了建军宣言。接着,在1949年2月1日,马来亚民族解放军及其总司令部正式宣告成立。

马来亚民族解放军是由各族人民的优秀儿女组织起来的,这支军队在战火中接受锻炼和考验,其规模逐步发展到活跃在全马各州的12个支队。这支军队上下一致、团结战斗:纪律严明、艰苦朴素、斗志旺盛。

全军上下严格遵守:

四大纪律

  1. 一切行动听指挥
  2.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 一切缴获归公
  4. 严守军事秘密

十项注意

  1. 说话和气
  2. 买卖公平
  3. 借东西要还
  4. 损坏东西要赔
  5. 住所要打扫
  6. 风俗要尊重
  7. 不打人骂人
  8. 不损坏田园
  9. 不调戏妇女
  10. 不虐待俘虏

军队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般的联系,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

战争一开始,英帝国主义就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企图在最短时间内取胜,先后制定了为期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一年半的多次作战计划。它从英国本国和英联邦国家以及英殖民地调来步兵、炮兵和装甲兵近百个营(其中英本国约50个营,尼泊尔古卡兵约8个营、澳洲、新西兰各几个营,以及肯尼亚、斐济等几个营)的机动兵力到马来亚作战。英帝当时所动用的总兵力,包括当地的雇佣军和警察等,最高峰时达40多万人。它为了实现其速战速决的战略要求,可说倾尽全力、无所不用其极。比如不断调集强大地面部队对民族解放军反复进行疯狂的“重点围剿”,出动空军、炮兵进行狂轰滥炸。(根据英国的报刊透露,从1948年到1960年,英国出动空军2.5万架次对游击队进行空袭,投下炸弹3.5万吨。)

英帝国主义为了残酷迫害群众和切断解放军和群众的联系,极端野蛮、不讲人道地在全国强行建立400多个美其名为“新村”的用多层铁丝网围着的集中营,采用各种残忍和卑鄙的手法,强蛮集中了农村、胶园、矿场、小市镇等地区的数十万群众。群众原来的家园被有计划地彻底毁坏,制造广阔的无人地带。此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和平居民,被无理逮捕坐牢,受尽折磨后驱逐出境。当时华南未解放,绝大部分人士扶老携幼、身无分文、衣不御寒情况非常艰苦凄凉!

同时,英帝国主义者在全国对粮食和其他生活供应品实行最严格的管制和封锁,甚至实行十分残酷的所谓“集体惩罚”,使广大群众长期过着半饥饿的悲惨生活。

马来亚民族解放军的人数在最高峰时期只有8000人左右,而且武器装备十分简陋,可说敌我力量巨大悬殊,处境十分严峻。但在马共坚强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真心实意的大力支持下,全军英勇不屈、机智勇敢、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美梦,不断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给英帝国主义极其沉重的打击。

击毙葛尼

1951年10月6日,解放军在彭亨和雪兰莪交界的福隆港 ( Bukit Fraser) 地区公路上进行伏击,成功击毙当时英国派驻马来亚联合邦的最高政治头目 ( 高级专员) 葛尼(Henry L. G.Gurney)。重伤其随员中的重要军政官员,这一重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全国人民,也震撼了英伦。对正在争取民族解放的各殖民地人民和争取社会进步的各国人民也是很大的鼓舞。

我军胜利纪录

战争最初几年,解放军在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军事行动,战火映红了半岛的天空,使拥有几十万精兵的英帝国主义,顾此失彼,晕头转向。当时一些较大影响的战斗有:

  • 1948年7月,进攻吉兰丹州 ( Kelantan ) 话毛生 (Gua Musang) 警察局,毙伤和俘虏全部警察,缴获全部武器,并占领Gua Musang及附近地区一个星期。
  • 1948年8月,进攻守卫雪兰莪州 (Selangor) 煤炭山(Batu Arang) 的敌军警,缴获大批武器和炸药。
  • 1948年9月1日,几百古鲁卡兵清早突击吉打州 (Kedah) 华玲 (Baling) 甘光牙兰(Kg.Garang)农村部队民运站,解放军进行拦击,在激战中伤毙其40多人。
  • 1948年11月,解放军在吡叻州 (Perak)公路上进行伏击,全歼英军一个排,缴获包括迫击炮、轻机关枪等全部武器。
  • 1949年1月,解放军在吉打州 (Kedah) 北部纯督区 (Sintok) 进行伏击,毙伤英军20多名,缴获包括轻机关枪等枪械20多支。同时,在柔佛州 (Johor) 南部古来区 (Kulai)进行伏击,毙伤英军50多人。
  • 1949年3月,在吡叻州 (Perak) 红毛丹 (Rambutan) 地区进行伏击,毙伤英军60多人。
  • 1949年8月,在彭亨州 (Pahang) 真诺 (Chenor) 地区进行伏击,毙伤英军一个排,缴获包括轻机关枪等枪械20多支。
  • 1949年底,在彭亨州 (Pahang) 西部瓜拉吉挠 (Kuala Kerau ) 和而连突 (Jerantut) 地区连续开展1l场战斗,毙伤英军100多人,缴获一批武器。
  • 1950年2月,在柔佛州 (Johor) 进攻武吉甲洞 (Bukit Kepong) 的敌警局,毙伤军警一个排,缴获包括轻机关枪等全部武器。
  • 1950年3月,在吉兰丹州 (Kelantan) 南部欧罗斯摩河(Sungai Ulu Semor)进行伏击,毙伤英军一个排,缴获追击炮、轻机关枪等29支。
  • 1950年5月至1951年1月,在吉打州 (Kedah) 中部连续进行多次的主动战斗,毙伤英军59人,缴获包括轻机关枪等武器57支。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从1948年6月到1954年1月的五年半中,解放军共进行各种形式的战斗和其他军事行动达1.9万多次,共毙伤英方军警达2.6万多人。

英帝国主义撤换人员

由于解放军和人民的不屈不挠,英勇奋战,英帝国主义被拖入长期的战争泥坑中,不能自拔。从1948年6月到1956年7月的八年间,它为了摆脱其困境,一再撤换其高级专员和军事总司令、警察总监,计:

高级专员方面,轮换三次:

  1. 葛尼 ( Henry L. G. Gurney),后被我军击毙
  2. 邓普勒 (Gerald Templer )接替, 后被召回伦敦
  3. 麦基佛莱(Donald C.Mac.Grallivery) 接替

军事总司令方面调换了六次,由下列六人轮换:

  1. 布却尔(Charles H.Bucher)
  2. 布里格斯(Hanold Briggs )
  3. 罗克哈特(Roob Lockhart)
  4. 奥利弗尔(W.B.Oliver)
  5. 波恩(Jeffrey Boon)
  6. 鲍尔(Rodger Bower)

警察总监也调换了几次,由下列几人轮换:

  1. 朗沃齐(H.B.Langworthy)
  2. 葛雷(W.N. Gray)
  3. 杨格(Arthru Young)
  4. 卡博奈尔(W.C.R.Carbonnel)

邓普勒承认失败

邓普勒上将是英国有名声的军事强人,原任职陆军副参谋长,是英军一张王牌。他是在1952年2月间,被调到马来亚担任高级专员,一身多职,操纵军政大权。他走马上任时,雄心勃勃,策划许多大规模的“围剿”战役,进一步加强了对解放军的军事进攻和心理战攻势;在迫害群众方面也开始实行极度残忍的所谓“集体惩罚”。可是事实上,其他军政头目所办不到的,邓普勒也同样办不到。他在1954年6月被召回英伦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他说“我已经用尽一切办法,但马来亚的游击战争将会长期继续下去……”

华玲和谈破裂 战争继续坚持

由于马来亚民族解放军的顽强战斗,英帝国主义无法用军事力量扑灭马来亚人民的武装斗争,面对着愈烧愈旺的马来亚人民抗死求生的解放战争烽火,面对着马来亚各族人民日益高涨的要求独立浪潮,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在马来亚的殖民统治基础已经严重动摇。1955年12月举行华玲和谈。一般地说,和平谈判也是一种斗争方式,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并不一概拒绝和平谈判。可是殖民当局,妄想马共接受投降条件,为马共代表团团长陈平断然拒绝,和谈破裂。在这个历史关键时刻,以东姑阿都拉曼(Tengku Abdul Rahman)为代表的上层政治势力,利用马来亚民族解放军长期坚强的斗争,造成对其有利的形势,在1956年初到伦敦同英国当局进行谈判。英国政府不得不答应在1957年实现马来亚独立,东姑阿都拉曼则答应同英国政府签订《英马防御和互助条约》,帮助英国政府继续进行旨在消灭马来亚共产党和马来亚民族解放军的殖民主义战争。形势并无多大改变,正因为这样,马来亚独立之后,战争还继续进行下去,直至1989年12月双方才签订和平协议,结束这场超过40年的战争。

马来亚共产党和她领导的马来亚民族解放军,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的长期斗争中,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代价,作出了光荣的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取材自陈凯著《为独立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