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Listen姐"的政治焦虑

《星洲日报》2013-01-17 09:18

经过近5年的疲劳轰炸,政治已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重,大家失去了心平气和与气度。

“一个大马女性之声组织"在新笃北方大学举办的大马学生论坛,引发的“Listen姐"课题,以及大马伊斯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阿兹鲁在新加坡研讨会预测来届大选成绩却遭停职的事件,反映政治已经渗透各个角落、影响了人们的心态。

先谈“Listen姐"事件,一个大马女性之声组织自2012年成立以来,就进入多所国立大学举办主题为“女性与政治"的讲座,批判集会文化。

是谁批准这个组织到国立大学为大学生“洗脑"?巫青团长凯里声称,该组织主席莎莉花不代表国阵,“任何人都可能滥用一马名称,国阵里并没有人认识这位莎莉花。"现在连北方大学也与莎莉花划清界限,强调她发表的言论,只属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北大。

一个身份不明的组织,为何能够在大学内大谈政治?高教部和校方经常强调大学生应该专注於学业,这是自相矛盾。因此,高教部必须厘清这个疑问。

莎莉花被网民称为“Listen姐",是因为她在论坛上打断印裔女大学生芭瓦妮的谈话,接连说了10次“听"(Listen)。

从短片中,可以看出莎莉花急著为政治服务,因此态度嚣张,她阻止芭瓦妮发言,就是要在场的学生不受影响、只听她的。

莎莉花剥夺了芭瓦妮的言论自由,她至少应该听芭瓦妮说完,再用道理来说服对方。“请用文明来说服我"就是这个意思,压制的手段在这个时代已经行不通。

即使是无法说服芭瓦妮也没有关系,在这个多元思维、强调独立自主的社会,不用强制每个人的想法都一样,最重要的是,大学生懂得独立思考、分辨是非。

国阵要争取年轻人,应避免采用这种笨拙的方法,否则未赢取好感,就先冒犯了学生。

沟通需要双向的聆听,民主需要包容。别人的看法不同,没有甚么大不了,无需当场强行改变。缺乏包容心,社会如何进步?

回到首席经济学家阿兹鲁被停职的事件,这关系到言论自由,也涉及学术自由。

阿兹鲁是根据其团队的研究,分析来届大选的3个可能性,包括最糟糕情况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其他人可以不同意其分析,提出其他论据加以反驳,无需大惊小怪。

此事也引发另一个争论,即银行或公司内部职员条例,是不是涵盖学术研究?如果研究结果不符合公司的立场,能否发表?

政治和专业或私人空间混淆不清,争议就永远没完没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星洲日报/一心不乱•作者:林瑞源•《星洲日报》副总编辑)

老爷话事:谁是“Listen”姐?http://video.sinchew.com.my/node/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