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国内 2013-01-14 08:18
陈苏潮:我们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新鲜蔬果,政府却不把我们看在眼里,这究竟基於甚么原因,我们不了解。(图:星洲日报) |
(柔佛•古来13日讯)马来西亚菜农总会会长陈苏潮指出,该会成员曾於去年11月22日前往首相署,向首相政治秘书王乃志呈交备忘录,要求解决菜农多年来面对的“4困",但经过跟进所了解,尽管首相署曾致函促农业部关注菜农的问题及协助解决,但无作用。
他表示,国内菜农长久面对的问题是“3+1",即种植土地、奖掖金、外劳不足及近期的外劳最低薪金制。
他出席200名菜农今早在古来县菜农联合会会所的和平请愿时表示,该会把菜农面对的问题透过备忘录提出来,但看来首相对菜农行业面对的问题,未给予重视,让人感到遗憾。
“我们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新鲜蔬果,政府却不把我们看在眼里,究竟基於甚么原因,我们不了解。"
农耕地半数荒废没发展
他表示,去年5月24日,他出席与蔡智勇在古来县菜农联合会进行的交流会议,当时该会成员认为,在柔州政府开拓的永久粮食生产园计划特区中,州内的菜农最有条件申请。
他还记得古来县菜农联合会会长刘秋光当时信心满满,认为会员土地问题有望解决,如今相信刘秋光也失望了。
他也披露,2005至2007年期间,中央政府与柔州政府联合在亚依淡区购买2万多英亩地,规划成现代化农场时,峇株巴辖和永平的菜农提出申请,却没有人获得批准,至今经过了7、8年时间,该农耕地还有一半没被发展,任其荒废。
他说,他记得当时政府制定的条件是,2年内若没发展将收回土地;该会与诺奥马对话时也提出这个问题,对方一再表示会考虑收回没发展的出租土地,但至今也无下文。
盼人资部代寻本地工人
陈苏潮表示,在面对最低薪金制的冲击下,该会要求人力资源部为菜农寻找本地工人,以减少对外劳的依赖。
他表示,该会去年10月曾向人资部反映反对执行最低薪金制的意见,但不被接受。
他说,最低薪金制令菜农面对资金问题。
他说,菜农必须在2个月内,证明请不到本地工人,才能申请聘用外劳,而本地人又不愿意从事菜农这一行。
因此,若有关当局认为菜农不应依赖外劳,就希望当局代为协助寻找本地人填补外劳空缺。
马来西亚菜农总会顾问陈木蕊也在会上反映菜农买不到柴油的问题。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