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迪叫巫裔勿選我”‧2008年敗走和豐‧三美揭恩怨

《星洲日报》2012-04-08 19:02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8日訊)國大黨前主席兼印度―南亞基建特使拿督斯里三美威魯聲稱,前首相敦馬哈迪在上屆大選時出於個人恩怨,“慫恿”和豐國會選區的馬來選民以及巫統黨員不要投票給他,讓他倍感受傷與難過。

他在接受《新海峽時報》星期刊訪問時指出,上屆大選國大黨積極鼓勵定居在外地的和豐選民回鄉投票,雖成功帶返1千600人,但是有約2千名印裔選民離開該選區,而那些返和豐投票的選民選票最終卻流向敵對陣營。

談及敗選的原因,他直言是因為有人“慫恿”馬來選民不要投票給他。

2008年大選和豐國會議席,得票1萬4千637張的三美威魯,敗給得票1萬6千458張的公正黨再也古瑪醫生,多數票1千821張,廢票多達1001張。

“馬哈迪醫生在2008年大選前,告訴人民‘不要投票給三美威魯’,不然那些1千多張廢票從哪裡來?就是因為他勸告馬來選民,跟巫統成員說不要投給我。”

“我敗選後,選民走過來跟我說,‘拿督斯里,你知道我們為何不投票給你嗎?是馬哈迪醫生吩咐我們不要投你。”

對馬哈迪敬意沒減

他坦承,在他知道上述事情時讓他感到非常受傷與難過,但這絲毫沒減少他對馬哈迪的敬意,因為大馬有今日的進步與發展,很大程度必須歸功馬哈迪。

在談到他與馬哈迪的關係忍不住流淚的三美,述說兩人結下恩怨的原由,即導火線是丹斯里班迪丹領導的印度人前進陣線(IPF)。

三美威魯指出,當年兩人關係密切,但因為馬哈迪要將印度人前進陣線(IPF)納入國陣,其他國陣成員黨領導人皆同意,但他卻堅持反對,就此埋下恩怨。

他強調,雖然馬哈迪心中對他存在“疙瘩”,可他並沒怨恨馬哈迪;反之,一直將馬哈迪敬為國家的偉大領袖,大馬的建設者,他與馬哈迪共事時的22年,是他從政以來最美好的經驗。

“馬哈迪是一個偉大的人,我一直為他祈禱,希望上天可以賜他長壽,有時當我獨處時,想起他還會流淚,除了納吉以外,他是這國家史無前例的偉大領袖。”

指國陣來屆大選不會敗

三美威魯認為,在過去50年來治理並建設大馬的國陣是一個強大的聯盟,基於擁有很大的贏面,相信國陣在來屆大選不會落敗。

“放眼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大馬一樣,是國陣建設起這個國家,國陣可以繼續提供國民以及新一代選民的需求。”

他形容眼前的政局,是國陣成立以來面對最艱鉅的挑戰,國陣必須重新出發,強化基層,給予基層領袖更多的自主權進行工作、為競選備戰。

他也說,過去國陣政府不理解印裔選票的重要性,印裔在上屆大選透過選票發泄憤怒,而在過去兩年國陣政府在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帶領下,出現“思維與態度轉換”,開始對印裔提出多項利民政策,大家也能見證到這一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