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送子彈給敵人

《星洲日报》2012-05-02 09:25

納吉在勞動節前夕公佈私人界的最低薪金制,這原本是為大選舖路的利好消息,卻因為428暴力事件而受到冷待。

這3年多來,納吉做了很多事情,包括鑑定7個國家關鍵績效領域(NKRA),降低罪案、減少貪污、減輕人民生活負擔,也推行政府和經濟轉型計劃、法律改革,為甚麼還有25萬人上街?

一些國陣領袖指稱民眾受到反對黨煽動,反當權也是全球趨勢。

但是,我認為不能忽略,國陣自己“製造”課題,讓民聯攻擊。

平心而論,民聯做得不比國陣多,但是民聯就是會玩課題,以爭取中間和年輕選民,課題何來?

舉個例子,總稽查司在去年10月的報告就揭發國家養牛計劃的弱點,但是有關部門置之不理,結果讓民聯挖出許多醜聞。

國家養牛中心把2億5千萬令吉政府低息貸款的部份款項,轉移至屬下3間附屬公司,這3間公司沒有呈交財務報告長達4年半,當局也不曾進行任何稽查。如果監管嚴密,會發生這種事情嗎?

趙明福案已經發生近3年,3名被指涉嫌以激烈方式,拷問趙明福的反貪污委員會官員沒有被控、沒有被採取紀律行動,民聯久不久就提出來,如何自圓其說?

回到428大集會,國陣可以指責公正黨騎劫了集會、安華指示移走路障,但是誰製造了這麼一個課題,讓各界抨擊國陣?

任何集會都可能存在搗亂分子,警方應該預算到後果,一發射催淚彈和水砲,就可能發生流血事件。

如果警方允許一場和平集會、開放獨立廣場,讓民眾靜坐,然後解散,有心人即使要鬧事、煽動,也無從下手。

警方先設立壁壘、封鎖線,就要有心理準備會有人搗亂,也須對後果承擔責任。

最不幸的是,警察在最後階段情緒失控,暴力對待民眾和記者,一切上了網,百口莫辯,對政府造成傷害。現在即使警方揪出搬移路障的人士,也修補不了破壞。

現在眾人都在觀察警方是否公平、透明調查,把所有人控上法庭。

不是說政府的轉型缺乏誠意,而是不夠全面和深入,沒有獨立和專業的反貪污機構,反貪腐行動就只有三分鐘熱度;不設立遏止警察濫權的獨立單位,執法人員就會不時出亂子。

要打造史上最透明的政府,就必須落實政治改革,不要說一些“選委會正副主席是巫統黨員也不要緊”的傻話。

政策和思維沒有改變也是轉型計劃缺乏說服力的致命傷。

如果再繼續出錯,民聯何愁沒有子彈,做得再多也等於零。

(星洲日報/一心不亂‧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