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何以要真正独中,不要变种独中?

2012/08/02 当今大马/当今专栏

•~作者:金明•

继325华教救亡大会和520申办关丹独中和平大集会后,“729动起来吧”申办华仁中学昔加末分校请愿大会成功举行,7千余人出席表达意愿,让人感动。

现场悬挂的标语,足以倾吐现场民众的心声:“苦等一间独中,等苦万千百姓”、“我们等太久了,别为难孩子们”、“26年的梦,希望成真”、“我要独中,一诺千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要读独中”、“janji 26 tahun dahulu belum ditepati, Barisan Nasional segera luluskan”、“山埃采金了,国光要来了,稀土开厂了,独中???”等等。

在关丹独中批准信刚发下来之际,“华社要真正独中,不要变种独中”成为了主旋律,分外显著;然而,在另一边厢,许多人还在谈着单轨双轨的问题。

勿忘当年威迫利诱

也许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独中是《1961年教育法令》下的产物,前身是华文中学。当国家独立时,第一部的《1957年教育法令》阐明各源流及语文教育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然而,才短短四年,风云骤变,政府以《1960年拉曼达立报告书》作为掩饰,推出《1961年教育法令》取而代之,将小学分为国民(Sekolah Kebangsaan)和国民型(Sekolah Jenis Kebangsaan)两类,在中学部分,则强迫华文中学改制(成为国民型中学),否则失去津贴,成为“独立中学”。

当时,由于英文至上,马来文方兴未艾,因此,纷纷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主要以英文为媒介语,另外由于政府的威迫利诱策略,除了保证给予充足经援,还保证改制中学可以三分之一的学习时间中文教学(意即若每周50节,至少16至17节可以中文教各种科目)。于是,许多办校者如获至宝,家长则趋之若鹜,逾80所的华文中学,仅剩16所坚持不改制,尤以南马为主。

改制中学好景不常

改制初期,在政府的照顾下,改制中学的确发展蓬勃,办学出色,反观失去了政府支助的华文独中,经费拮据,师生士气低落,然在华社的支持下,坚持苦撑,并且自行寻求出路,各出法宝,包括收取会考不及格的落第生、超龄入学学生、被国中开除学籍的“问题”学生等,勉强度日。

然而,改制中学好景不常,谎言终究很快被戳破,原来的保证,其实都只是讨好人的伎俩,很快的,许多国民型中学的董事会发现,原来教育部的保证都只是口头保证,没有真正履行,学校获取经费依然不公平、师资依然面对困难、中文教学也无法如愿等,于是,在华社的群策群力下,许多学校纷纷恢复开办原来以中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华文)独立中学,并且迅速恢复至60所。

独中复兴路艰辛非常

1973年,由霹雳州华教人士发起的“独中复兴运动”,开始为独立中学寻求出路,除了发动筹集一百万办学经费,更促成董教总全国华文独立中学工作委员会(独中工委会)的成立,统一课程、考试等等,成功将华文独立中学打造成今天的“品牌”。

许多人不晓得,这样的路程其实非常艰辛,得来不易。然而,在开启华文独中办学特色的路上,也曾出现许多的不同意见,包括以家长需求、社会现实需要、办学多元化、文凭价值等等的理由,强调办学自主权,进而形成了所谓双轨制的诞生,尤以中北马独中为甚。

双轨制不适合多数学生

的确,对于属于较少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掌握两种以上语文,报考两种,甚至更多考试,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中等,甚至中下程度的学生,学习一种语文,应对一种考试,已经是一种不小的挑战,如果强硬的把双轨的压力加诸在这类学生的身上,恐怕只能获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许多的教育学家已经提出了各种理论与调查结果,结论是,能够应付两种语文/考试的学生,只是全部学生中的15%,所谓尖子,而余者皆属于一般生,应该视情况加以辅导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其中还有最后的15%属于学习能力较弱者,施教者还得花更多心力给予特别关注,否则很容易就会脱轨,甚至被牺牲掉。

鉴此,董教总和许多教育学者才提出了以统考为主,政府考试为辅的办学方针,既能考虑到开办独中的特性,也能兼顾社会的需求,让能力强的学校、学生在考好统考之余,辅导学习增加获取其他文凭的机会,然而,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既然选择进入独中就读,当然必须考好独中的考试(统考),才不会辜负华社支持独中的善意,否则,如要以考好政府考试为目标,只须进入国中或国民型中学就读即可。

如上浅析,应可道出何以关丹独中批准函内容何以获得如此广泛的关注,何以主事者至今依然闪闪躲躲,不能直接公布批准函内容,而也间接让“华社要真正独中,不要变种独中”成为729的主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