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慶祥‧莫被枝節誤了華教大事

《星洲日报》2012-03-28 08:50

“325抗議大會”是成功的,如果不發生魏家祥被喝倒彩和險些被揮拳這茶杯里的風波,大會將成為我國華教史上最光輝的一頁。

說它成功,因為有1萬人參加,人數之多,在華教運動史上,殊屬少見,此其一;西馬各華基政黨都有派代表參加,參與者還包括各行業及各階層的老中青人士,涵蓋面最廣,這是現今董教總總路線一次偉大勝利,此其二。

這兩天,我就一直在想,如果當天魏家祥一踏進會場,全場起立,給予他最熱烈的喝彩與掌聲,這次大會的結果,又會是怎樣的一種回響呢?要做到這一點,如果主辦當局在之前有充裕的時間做好準備,吁請大家以大局為重,適當的引導,完全是可以辦到的。

大會給予魏家祥如此的禮儀,也是應該的,因為他是受董教總邀請到場的客人,官階高至副部長級,更是董教總及各華教團体,就華教課題必須常打交道的人物。

可是,畢竟事與願違,卻出現另一種誰也控制不了的場面,這是十分令人遺憾的。然而,群眾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這猶如一座積壓已久的火山一次總爆發。往深一層想,其實,這可以讓魏家祥就近感受一下群眾的不滿情緒。群眾對華教問題久而未決,積怨己久,早已不耐煩了,這是真實存在的,只是一些在朝人物,官位坐久了,往往與群眾脫離,常常感受不到群眾的需求與願望。出席大會的魏家祥因而成為部份人發泄的對象。

群眾往往是會有盲點與非理智的衝動或有暴力傾向。3年前,新紀元風波越燒越旺時,發生在董總主席葉新田身上,鼻樑中招,血流滿臉的事件就是一個例證。然我們絕不允許這一類非理性的暴力行為一再發生,更得加以制止。

董教總一開始就宣稱這是一項和平集會,並廣邀各界人士,包括朝野政黨出席。因此,對發生在魏家祥身上的事,在情在理,應有所表示,現今除了向他建議報警徹查外,也應向他所受的驚嚇,賠個不是。對他道個歉,不但無損董教總超然的地位,也不表示董教總應對此事負責,反之,會得到其他不參與這項集會人士的理解與敬重。

激情之後,雙方應照既訂的議程,坐下來商討。華小的師資問題,終歸還是要通過談判來加以解決的。董教總經已表明,願意回到圓桌會議上,而政府也應俯順華社的民意,積極的、認真的落實與執行自己提出的8點解決方案,而最重要的是,從今以後,應更公平的對待華教。

華社不要重蹈“蔡細歷與林冠英”雙王辯論的覆轍,陷人糾結枝葉小事的漩渦里,更不能因而轉移問題的焦點――一勞永逸的解決華小師資問題。

【熱點新聞:325華教救亡大會】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舒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