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集會效應

《星洲日报》2012-04-29 19:35

就如瞎子摸象,不同的人對428大集會有不同的結論。

外國人可能困惑,為何集會無法和平?

為甚麼又發生暴力事件?國陣人士譴責集會者的暴行,讚揚警方的專業;集會者則肯定集會的民主意義,把混亂歸咎於警方的過度執法。

警車被破壞、警察遭攻擊是事實,但是有103名集會者受傷,其中65人送院,記者被逮捕及毆打,也是事實;因此政府應該設立獨立委員會進行調查,以揪出涉及者,確保日後不會再發生這類令國家羞恥的一幕。

集會是可以和平進行的,只可惜各方未自我克制、有人趁機搗亂。以226“綠色盛會2.0”為例,在警方的協調下,集會和平進行、和平解散,但是有政治色彩的凈選盟集會,警方3次都發射催淚彈和水炮,3次都發生衝突。

2007年11月10日的集會,有245人被捕;去年709集會逮捕1千697人;428集會,512人被捕,不過,有了和平集會法,場面卻比前兩次更火爆。

這顯示政治的抗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很多人已失去理智,讓開放和自由的口號變成一種諷刺。

從主流媒體及網絡媒體和社交網站的報導,可以看出雙方是一面倒,前者突出集會者暴行,後者譴責警方。前者或許能夠影響郊區選民,而後者則進一步激化反當權的情緒。

主流媒體3次都突出集會“暴力的一面”,效果不大,參與人數越來越多。當局應該認清在網絡時代,民間已經能夠接收不同層面的訊息。

而且,強硬行動也可能加劇仇恨,不管是哪一方受傷,都會烙印在腦海中,這將對成長中的青年起負面的作用。

428集會混亂收場,對國陣未必是好事,正如709集會的各種爭議,它們將持續發酵,可能衝擊大選的準備工作,讓選舉無法在近期舉行。

不管集會人數是10萬,還是25萬,人數確實增加,而且有很多是第一次參與,人潮中更出現老人。

馬來人和華人佔了大多數,馬來青年所表現的激情,對巫統是一個警鐘。

凈選盟已經取得它所要的效果,綠色盛會搭上“順風車”,也擴大它在馬來社會的號召力。

428過後,巫統的立場很關鍵,如果不持續政府轉型計劃,拉攏中間選民的努力將半途而廢。

可以看出,當局開始時是打算採取軟性手法來處理黃綠集會,立場轉硬可能是黨內因素造成。

428暴力事件是民主政治的污點,難道對抗是國家政治民主化唯一的宿命?

(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