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25年前、25年後

《星洲日报》2012-03-22 09:03

“325華教抗議大會”並非華社首次召開的大會,1987年吉隆坡天后宮集會的情景至今仍深深烙印在人們的腦海中。

現在的政治環境和25年前不同,1987年的集會被當權者標籤為“種族集會”,今天到處都有集會,在和平集會法令下,警方也允許有秩序的和平集會。

目前的問題也和25年前不同,當年教育部忽然委派數十位不諳華文的教師至檳州、雪隆及馬六甲的華文小學出任行政高職,共有28所華小受影響;現在全國華小除了缺少逾1千209名教師之外,已知的不具華文資格的校長、副校長和教師更多達766人,這是多年來執行偏差所帶來的後遺症。

借古鑑今,從過往的事件獲得啟示,可避免重犯錯誤,並尋求有效的爭取策略。

1987年10月8日,董教總、馬華、行動黨及15華團成立聯合行動委員會,一致抗議教育部委派不諳華文的教師到華小出任高職。

“全國華團各政黨抗議大會”於10月11日在吉隆坡天后宮舉行,有2千多人出席,大會一致通過4項議決案,包括反對所有企圖使華小變質的政策。

天后宮集會和華小罷課事件,引起巫統成員的強烈反彈,巫青團於10月18日舉行大集會。

警方在10月27日,基於保安理由,援引內部安全法令,展開“茅草行動”扣留119人。在經歷了一連串事件後,內閣同意調走華小不諳華文的高級行政人員。

1987至1990年是政治動盪的年代,爆發巫統黨爭、巫統被法庭宣判為非法組織、司法危機,及反對黨陣線對國陣的挑戰;在面對政治衝擊之際,有人趁機挑起課題,來轉移視線和解除危機。

不幸的,華小在當年成為一枚棋子。涉及此事的朝野領袖現在應坦誠,還原歷史的真相,而華教也不應再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當年種族政治橫行,因此華教運動很容易就被指是種族問題;現在種族政黨被迫走向中間路線,教育與各項課題的種族色彩已經淡化,比如稀土事件就是涉及全民健康的課題。

況且,至少有7萬名馬來學生在華小就讀,華小辦得不好,友族也受影響。

吸取了當年的教訓,要爭取華教平等待遇,應具備理性精神,儘早對原則性問題,達致共識。

同時須有智慧和策略,包括軟硬兼施、既施壓又溝通,結合其他族群的教育和語文組織,來實現目標。

政府理應基於政治考量,設法解決華教問題,董教總應捉緊這個糾正政策和行政偏差的契機。

【熱點新聞:325華教救亡大會】

(星洲日報/一心不亂‧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