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3-05-10 09:31
马华在2011年召开特大,通过“大选惨败不入阁"提案是一个错误,马华领袖在准备这项提案时应该预先思考,华人全面拒绝马华、马华不入阁的後果。
事实证明,华裔选民不受“不入阁"阻吓的影响,甚至是完全不怕马华渲染的伊斯兰刑事法,现在马华碍於特大议决,而无法更改不当官的决定。
马华担任各级官职的党员已纷纷集体总辞,并且关闭服务中心。不当官就失去政治资源,如何维系基层力量?关掉服务中心就是和人民切断关系,把人民推向行动党,失去翻身机会。这对一个政党来说是灾难性的。
行动党也乐於看到这样的局面:竞争对手自斩双手。
马华不入阁可能有两种结果,一、假如新内阁做得更好,证明马华可有可无,马华可以关门。二、若政府做得不好,民众也会责怪国阵在惩罚人民,包括马华。5年後,马华面对的是更加强大与民众关系更密切的行动党,会输得更惨。
现在摆在马华面前的是,选择一条怎样的道路。如果马华上下认为是国阵的政策造成马华惨败,那就退出国阵,反而可以开拓更大及更自由的政治空间。若结论是,领导层出现问题,就直接换掉领导,大胆的启用新人,新人可能有更好的构思和策略。
假如马华认为留在国阵才有生存及振兴的机会,就应该当机立断,召开另一个特大,推翻之前的决定。但是,马华必须向国阵领袖说明,挽回华裔选民的关键,并制定达致目标的期限,譬如承认统考文凭、制度化兴建华小及拨款等等。
纳吉已在著手重组内阁,并且即将宣布新内阁阵容,如果马华没有一个明确的立场,纳吉怎能继续等下去。所以,马华也要尽快对入阁问题做出决定,一旦位置被人填补,就要不回来了。
一些马华领袖建议行动党加入国阵,也缺乏政治智慧,一来行动党根本不可能和巫统合作,二来行动党取代了马华,马华还有生存的空间吗?
马华应该先弄清楚如何生存及重新振作,这样才能对入阁问题得到答案,否则党内继续分化、吵闹不休,反而耽搁了时间。
行动党走出1999年大选的低潮,可以作为马华的借监。行动党是一个草根政党,了解人民的想法,因此准确的提出人民的诉求。
所以,马华振兴的第一步就是走向民众、融入群众。有很多马华基层领导华团或华校,却不了解草根想法,民众要的是公平施政,不是马华的“要稳定,不要乱"。
马华忽略华社数十年的不满,最终情绪爆发,以致马华被海啸所淹没。除非马华能够消除这股情绪,否则入不入阁也无关紧要了。
(星洲日报/一心不乱•作者:林瑞源•《星洲日报》副总编辑)